,围观百姓纷纷惊叹)
百姓甲:这字刻得太好了!
跟颜公的真迹一模一样啊!
百姓乙:听说这是宫束班刻的,真是民间出高手!
百姓丙:颜公的忠义,配上这精湛的刻石技艺,这石碑定能流传千古!
(老墨看着石碑,眼中泛起泪光,阿福、阿凿、阿砚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李押司:(走到老墨面前)老班主,宫束班刻石有功,朝廷赏银百两,绸缎十匹!
老墨:(拱手)谢陛下恩典!
此乃我宫束班的荣幸,能为颜公刻石,是我们一辈子的福气。
(阿福拉了拉老墨的衣角,小声说)
阿福:老班主,我们以后是不是不用再刻那些“福寿康宁”
的破碑了?
老墨:(笑着拍了拍阿福的头)傻孩子,不管刻什么碑,只要用心去刻,就是好碑。
不过以后,我们宫束班,有的是重要的活计做。
阿凿:(握拳)以后我一定更用心刻石,不辜负老班主的期望!
阿砚:我也会继续努力,把字的风骨刻得更好!
(阳光洒在四人身上,石碑矗立在广场中央,上面的“祭侄文稿”
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围观百姓纷纷上前瞻仰,议论着颜真卿的忠义,赞叹着宫束班的精湛技艺)
(幕落:石碑在岁月流转中,历经风雨,却始终矗立,将颜真卿的忠义与宫束班的匠心,一同流传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