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试,还熬夜画了几十张图纸,算受力、测弧度,才定下最终的样式。
铁蛋:(拍了拍胸脯,嗓门洪亮)可不是嘛!
刚开始凿楔形石,俺们总凿坏,是掌事教俺们看石纹,还亲自示范,后来俺们凿石的成功率越来越高,才没耽误工期。
这桥,每一块石头都浸着俺们的汗!
春娘:(笑着说)俺们民工队也没闲着。
运石料的时候,俺们怕磕坏石头,就用草绳裹着,走木轨的时候慢慢拉;砌桥墩的时候,俺们帮着递灰浆、扶石料,每天天不亮就上工,天黑了才歇,就盼着桥能早点建成,让乡亲们过河方便。
【这时,栓子领着几个村里的孩子跑过来,孩子们在桥面上蹦蹦跳跳,笑得开心】
栓子:(指着桥面两侧的栏杆,对孩子们说)你们看,这栏杆上的花纹,是李石匠雕的,有龙有凤,可好看了!
以后咱们过河,再也不用绕远路了!
【孩子们围着栏杆,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花纹,村民们也纷纷走上桥,有的抚摸着桥身,有的感叹着桥的结实,热闹非凡。
苏御史看着眼前的景象,神色动容】
苏御史:(对众人说)你们这群“憨货”
,看似认死理、不懂得变通,却把最真的心思都用在了建桥上。
这安济桥,不仅是一座连通南北的桥,更是一座记着匠人匠心的桥。
本官会把你们的功劳禀报陛下,让朝廷嘉奖你们。
宫束班:(摆了摆手,笑着说)苏大人,嘉奖就不用了。
俺们只盼着这桥能结实点,让后人走个百十年、上千年都不坏,让乡亲们过河不用再担心,这比啥嘉奖都强。
【正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一个太监骑着快马赶来,手里拿着明黄色的卷轴】
太监:(翻身下马,高声喊道)陛下有旨!
宣工艺门掌事宫束班、工匠代表老木、民工代表春娘即刻前往洛阳,陛下要亲自召见,赏赐恩典!
【众人都愣住了,随后纷纷向宫束班等人道贺。
铁蛋激动地拍了拍宫束班的肩膀,春娘的眼里闪着泪光,老木则捋着胡子,笑容满面】
宫束班:(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对太监拱了拱手)俺们就是普通匠人、民工,哪能劳烦陛下亲自召见?要不,俺们就不去了,留在这儿看着桥,要是有啥问题,还能及时修补。
太监:(笑着说)宫掌事,这是陛下的旨意,可不能推辞。
陛下说了,安济桥是隋朝的大事,你们建桥有功,必须当面嘉奖。
快收拾收拾,随咱家出吧。
【老木拉了拉宫束班的袖子,低声说】:束班,这是陛下的心意,也是对咱们匠人的认可,去吧。
这里有铁蛋和民工们看着桥,不会出问题的。
宫束班:(看了看老木,又看了看铁蛋、春娘和周围的工匠、民工,点了点头)那行,俺们去。
但俺们得跟铁蛋他们说清楚,要是桥有啥情况,立马派人去洛阳报信。
铁蛋:(拍着胸脯说)掌事,您放心去!
俺会每天都来桥上转,检查桥面、栏杆,要是有半点问题,俺立马派人去洛阳找您!
【宫束班、老木、春娘跟着太监准备出,村民们和工匠、民工都围过来送行,有的递上干粮,有的嘱咐路上小心,场面热闹又温馨】
苏御史:(走到宫束班面前,递给他一块令牌)宫掌事,这是本官的令牌,路上要是遇到麻烦,拿出令牌,各地官员都会帮你们。
等你们从洛阳回来,本官再陪你们好好看看这安济桥。
宫束班:(接过令牌,紧紧攥在手里,对苏御史拱了拱手)多谢苏大人!
俺们从洛阳回来,再跟您好好唠唠建桥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