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远大师离去后,张小凡的生活似乎并未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旧深居幽兰别苑,与废丹为伴。?x/i?n.k?s·w+.?c?o·m\然而,那枚翠绿的“青木令”,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为他打开了百草堂分堂更深层次的大门。
他并未急于使用炼丹室,而是首先凭借青木令,进入了分堂的藏书阁。这里收藏的典籍远非他之前接触的零散玉简可比,从《百草纲目》到《基础丹诀详解》,从《地火控引述》到《低阶阵法初解》,分门别类,体系完整。
张小凡如同久旱逢甘霖,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他阅读的速度不快,却极为专注。并非死记硬背,而是以自身混沌的视角去理解、去解构这些传承。
他看到的不再是孤立的草药特性,而是其在赤砂星独特环境下,吸收大地精气、承受风沙磨砺后形成的能量烙印。
他看到的不再是固定的丹方配比,而是不同属性药力在特定规则(丹诀火候)下,达成平衡与升华的动态过程。
他看到的不再是简单的控火技巧,而是如何引导、驯服星球内部那狂暴能量,使其为我所用的法门。
这些系统的知识,与他从废丹中领悟的“反面教材”相互印证,让他对丹道,乃至对能量运作的“理”,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他的混沌之道,如同有了清晰的脉络图,开始从原本模糊的直觉,向着更具象、更可推演的方向发展。~3¨叶*屋_ !唔·错·内~容′
初试丹室 意御微澜
在藏书阁泡了十余日后,张小凡终于动用了青木令的另一项权限——使用丙等炼丹室。
丙等丹室是分堂最低级的炼丹场所,地火相对温和,设施简单,通常是给丹士练手或处理大批量低阶丹药所用。张小凡选择这里,正是看中其不起眼。
负责管理丹室的执事验过青木令,虽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并未多问,为他开启了一间空置的丹室。
丹室内,一座半人高的黄铜丹炉坐落在引火法阵中央,炉壁刻着简单的聚灵纹路。地火口幽幽,散发出稳定的热量。
张小凡没有立刻开始炼丹。他盘坐在丹炉前,闭上双眼,混沌之意缓缓扩散开来,如同无形的触手,细致地感知着丹室内的每一寸空间。
地火能量的流淌轨迹、丹炉材质对热力的传导与反射、聚灵阵纹引动的微弱灵气波动……一切细节,都在他心间清晰地映照出来。他甚至能“感觉”到地火深处那丝属于赤砂星特有的、带着燥意的火煞之气。
他没有能力像其他修士那样,以自身灵力去精细操控地火,祛除杂质。但他有混沌之意,有对能量本质的理解。
他伸出手,按在丹炉预热的区域。混沌之意顺着掌心,如同最细微的涓流,渗入丹炉,并非强行控制,而是如同一个高明的引导者,在地火能量流转的某些关键节点,施加极其微弱的“影响”。+二\8/看*书.徃¢ *嶵·薪`章?踕.埂_鑫!哙?
或是稍稍加速某处热力的散逸,或是略微偏转一丝火煞之气的流向,或是在聚灵阵纹能量交汇处,带来一丝几不可察的“润滑”……
这些操作细微到了极致,耗费的心神却极大。他额角再次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微微发白。但效果是显着的——
丹炉的预热变得异常均匀稳定,炉壁温度没有丝毫起伏。原本地火中那丝难以完全祛除的燥意,竟被巧妙地引导、分散,使得整个丹室内的火气都变得温润平和了许多!
若是有高阶丹师在此,定会震惊地发现,这间丙等丹室的地火稳定性,竟瞬间提升到了接近乙等甚至甲等的水平!
张小凡没有炼制任何复杂丹药,他只是取来一份最基础的“辟谷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