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像是被沙子磨过一样,又慢又痛…”
沈问示意他坐下,双眼微闭,随即睁开,“弹幕视角”
悄然启动。
在他的视野中,赵明体内的灵力流转路径清晰可见,尤其是在经过“承山穴”
时,那里的灵力光芒确实显得晦涩、迟滞,仿佛信号不良的线路。
“放轻松,运行一遍《厚土诀》给我看看。”
沈问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
赵明依言而行。
随着功法运转,沈问眼中的“数据流”
更加清晰。
“小槽,记录。
目标:赵明。
功法:《厚土诀》(黄阶中品)。
问题节点:足太阳膀胱经‘承山穴’。
现象:灵力通过时率下降35,伴有轻微能量逸散和结构扰动。
初步诊断…”
沈问仔细观察着那处节点的“能量结构”
,结合《厚土诀》的通用行功路线,快分析。
“原因分析:功法原文在此处要求‘灵力沉凝,如土堆积’,但未明确‘沉凝’的量化标准和精神意念的精准引导。
用户赵明理解偏差,意念过度集中于‘堆积’,导致局部灵力密度异常增高,与穴位天然的通透特性产生冲突,形成‘逻辑悖论’,引内耗和痛感。”
“优化建议:调整意念引导,从‘堆积’转为‘渗透’,模拟水流渗入土壤,降低局部灵力密度,强调‘匀通过’而非‘强行灌注’。
可辅助特定频率的呼吸节奏,同步灵力脉冲。”
分析过程在沈问脑中电光火石般完成。
他睁开眼,看着紧张等待的赵明,微微一笑:“赵师弟,你的问题我大概清楚了。
不是大毛病,属于典型的‘用户使用手册表述不清导致的误操作’。”
赵明一脸茫然:“啊?使用手册?”
“就是功法口诀的理解问题。”
沈问换了个说法,“你试试,接下来运转灵力经过‘承山穴’时,别想着‘用力堆’,想着‘慢慢渗进去’,就像浇水浇到干土上一样。
同时,配合吸气时灵力稍提,呼气时自然下沉的节奏…”
他详细讲解了意念调整和呼吸配合的细节。
赵明将信将疑,但出于对沈问的信任,还是当场尝试起来。
第一次,灵力依旧滞涩。
第二次,似乎顺畅了一点点。
第三次…当赵明完全沉浸在沈问描述的“渗透”
意境中,配合着悠长的呼吸,那股原本在“承山穴”
磨磨蹭蹭的土属性灵力,竟然“啵”
的一声轻响,如同冲破了一层薄膜般,顺畅地流淌了过去!
之前的痛感也瞬间消失!
赵明猛地睁开眼睛,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通、通了!
不痛了!
沈师兄!
真的通了!
您太神了!”
这一幕,被后面排队的弟子们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
顿时,现场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更加热烈的议论。
“真的假的?这么快?”
“赵明那小子我知道,他这问题困扰他大半年了!”
“神了!
真是神了!”
沈问对赵明的反应并不意外,只是淡定地摆摆手:“基本操作。
记住刚才的感觉,多练习几次,形成肌肉记忆…哦不,是灵力记忆就好了。
下一位,甲四号。”
有了赵明这个成功的“案例”
,后面排队的弟子们眼神更加火热,对沈问的信任度直线飙升。
整个“内测”
流程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