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4xx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思路客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熥仔 > 第105章 亏了

第105章 亏了(2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离寒思记 大宋:从陈桥兵变建立第一世家 大明从资助朱元璋开始 开局养成柳树,她竟是女帝转生? 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 叔叔你这么像我,可以做我爹地吗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 重生仕途之开始新的起点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

瓦罐,谁要是没带够钱,能先赊着,记在罐子里的竹牌上;只有北角的布庄,安安静静的,却总有人进进出出,伙计们的“您慢走”

和布料摩擦的“窸窣”

声,混在粮行的吆喝、杂货铺的讨价里,倒像溪水里的石头,沉稳得让人安心。

有个穿绸缎的妇人走进布庄,身后跟着个丫鬟,一进门就皱着眉:“怎么这么多平民百姓?”

她是知府家的三奶奶,听说这楼里有新奇布料,特意来瞧瞧,却被迎面走来的卖菜老汉撞了下,手里的帕子掉在地上。

李大叔忙让伙计捡起来,用干净的布擦了擦:“夫人莫怪,楼里人多,难免磕碰。

您是来扯布的?新到了批杭绸,带着暗花,做件夹袄正合适。”

三奶奶接过帕子,瞥了眼货架上的绵绸,语气带着挑剔:“这布看着倒还行,就是花色太素净,没什么新意。”

“夫人要是嫌素,咱们可以给您绣上花。”

李大叔指着柜台后的小绣架,“这是楼里请的绣娘,就在这儿现绣,您要牡丹、要凤凰,都能绣,就是得多等三日。”

三奶奶眼睛一亮——她原以为这平民楼里只有粗布,没想到还有这般细致的活计。

她伸手摸了摸杭绸,又看了看绣架上的样片,那凤凰的尾羽绣得层层叠叠,比府里的绣娘还多三分灵动。

“那就来两匹杭绸,绣上凤凰戏牡丹。”

三奶奶摆了摆手,“钱不是问题,只要做得好。”

李大叔应着,让伙计裁布,自己则在账本上记下“杭绸两匹,绣工银五钱”

他知道,这样的客人不多,却能撑起布庄的体面,更重要的是,她们回去后说一句“便民楼的布不错”

,比贴十张布告都管用。

午时的日头最烈,楼里的人却没少。

南头的茶馆是百姓开的,掌柜的搬了几张桌子在天井里,卖些粗茶和烧饼,供人歇脚。

有个穿短打的汉子正捧着茶碗,跟同桌的人说:“昨儿在布庄扯了匹灰布,给我那小子做了件学堂的褂子,先生见了都说‘这布看着就精神’。”

同桌的人笑他:“你小子舍得?往常不都买尺头布凑活?”

“这不是赚了点钱嘛。”

汉子嘿嘿笑,“再说那布是真划算,一尺才八文,比市集上便宜两文,做件褂子才花四十文,够值当的。”

夜幕降临时分,朱允熥拿着账本坐在灯下,手指划过一页页记录,眉头渐渐皱起。

今日布庄的收入明细列得清清楚楚,布料成本、伙计工钱、摊位杂费加起来,竟比卖出的货款还多出一小截。

他指尖在“亏损”

二字上顿了顿,叹了口气。

白日里看着客人来来往往,以为生意不错,没承想细算下来竟是赔了。

旁边的伙计见他愁眉不展,小声劝道:“殿下,刚开张难免的,再过些日子熟客多了,总会好的。”

朱允熥摇摇头,翻开另一本账册:“不是开张的事,是定价太急了。

当初想着让利给百姓,把利润压得太低,反倒撑不住成本。

朱允熥把账册往桌上一推,指尖按在眉心,语气里带着几分自嘲:“说起来真是可笑,原以为照着先前想的那些法子,把价钱压下去,让百姓得实惠,生意自然能成,没承想连成本都兜不住。”

他拿起一本被翻得卷了角的册子,上面是他凭着记忆画的后世商铺布局、定价策略,此刻看来,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倒像是在笑话他。

“你看这些,”

他指着其中一页,“说什么‘薄利多销’,可我只学了个‘薄利’,却没算出这‘多销’到底能不能补上亏空。

织布的工钱、染料的成本、运货的脚力,哪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大圣觉醒,吃货妹妹不好养 被废三年后 挺孕肚守寡后,错嫁的亡夫回来了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重生破案:我的眼睛能锁定凶手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钢铁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