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接过银票,开始打听李三爷的背景。
“六爷,您跟李三爷是不是有亲戚?”
李六爷自嘲一声说道。
“你高看我了。”
“碰巧跟人家同姓,得了个六爷绰号。”
和尚把银票叠好放进口袋里。
“那位爷什么来头?”
李六爷一副向往的神情,介绍李三爷的家庭背景。
“京商,三巨头听过没?”
和尚默默点头表示知道。
李六爷看着花园里,造型独特的柏松说道。
“天顺商行就是人家的产业。”
“京城六成米铺都找他家拿货。”
“他家掌控京冀津八成白酒份额。”
“四九城一半的茶楼,茶叶铺子都是他家供货。”
“这还只是表面,其他没浮出水面的生意,更是数不胜数。
李六爷介绍完那位爷的背景,转头盯着和尚。
“你小子也算有点名头,今后有什么打算?”
和尚揉了揉自己的大光头。
“接着做车夫~”
李六爷闻言此话,神情一副惊讶的模样,然后转变成欣慰又欣赏的表情。
“急流勇退。”
“老子要是当初有你这脑子,也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
“车夫好啊~”
一句话说完,李六爷站起身子看向和尚。
“一帮兄弟都还等着,跟我去坐会。”
和尚默默起身,对着李六爷点了点头。
“您坐会,我跟家里打个招呼。”
没过一会,在乌小妹千叮咛万嘱咐的情况下,和尚套上一件布衫跟着李六爷离开家门。
街道上,两人边走边聊。
李六爷瞧着街道两旁的铺子说道。
“我这有一单生意你做不做?”
和尚走在马路上,时不时跟一群街坊邻居打声招呼。
“您说。”
李六爷看着人缘不错的和尚乐呵说道。
“人缘这块,你小子人没话说。”
“北平鬼子一个个都快被饿死。”
“那群玩意,拿出各种军用物资做生意。”
“米啊面呢,粮食,黄的白的都要。”
“前段时间,有个小鬼子找我,想跟爷做生意。”
“我一听他要卖的东西,全是什么,雨衣,胶鞋,帐篷之类的东西,就没搭理他。”
“铁锹,榔头,手电筒,全他妈成箱的卖。”
李六爷说到这里,转头看向和尚。
“你不是有间杂货铺,东西挺多,买回来做源头生意能赚不少。”
和尚听到这里,确实有点心动。
不过他担心太扎眼,会不会惹来事端。
“六爷,小子真做鬼子生意,会不会惹来事端。”
“眼瞧着鬼子不行了,到时候政府回来,会不会把我当汉奸抓?”
李六爷看着小心谨慎的和尚笑了笑。
“你小子背靠三爷的名头,没人敢找你茬。”
“鬼知道政府什么时候回来。”
“这点你也甭担心,三爷可没明面上那么简单。”
“真出事,老子带着你找三爷。”
闻言此话的和尚安心不少。
不过这单生意,可不是放在永宁胡同杂货铺卖。
搬家后,乌小妹姐弟俩,总不能天天闲着没事干。
有了想法的和尚,笑着看向李六爷。
“谢谢您,回头真赚了,咱们六国饭店见。”
“当然,您的那份,少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