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法币,铜子。
还有各政府与钱庄联合发行的银元券。
各种货币体系面值还不一样。
联银券有第一套龙票和第二套小龙票。
面值包括1元、5元、10元、100元,500元、1000元大钞。
辅币券有半分、1分、5分、1角、2角、5角券。
日本军票面额包括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图案以双龙双凤为主。
大洋是清末民初发行的银元货币。
壹元大洋是最常见的面值,
袁大头、孙小头、船洋等主流银元的面值均为壹元。
中元(五角):袁大头中元面值的银币。
两角:袁大头两角面值的银币。
壹角:袁大头壹角面值的银币。
铜板,大子,是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一种货币,具体指的是二十文的铜钱,在北平被称为“大子儿”,有的地方叫铜板。
银元券是京津冀地区,大商号为了做生意方便,用银元做抵押发行的代金券。
一块银元卷纸币,可以在北平钱庄换一块大洋。
面值为一块,五毛,两毛,一毛。
而和尚收到的货币正是银元卷五毛。
其他地区的货币,在北平基本上不流通,会被当地老百姓拒收。
五毛银元券这会可以够,普通一家五口老百姓生活一天。
和尚坐在东直门城墙下,歇歇脚看着人来人往的城门。
他现在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是怎么干一票。
前段时间他拉了不少汉奸跟醉酒的小鬼子。
从那些喝醉酒的汉奸口中得知,小鬼子大肆敛财,把抢夺到的财宝运回日本。
放财宝的仓库他知道在哪,还曾去过两次。
仓库表面守备军严,可实际上却如同漏风的蚊帐。
放财宝的仓库在北平城隍庙区域。
那地方,他在小日本还没入侵华夏时熟悉无比。
他在当乞丐的那八年,城隍庙就是他们乞丐聚集地。
城防庙位于西城区南部,南横东街和黑窑厂街交汇口的东侧路北。
整个城隍庙占地可不小,由十几个建筑群组成的。
而鬼子藏宝地仓库,就在其中一个建筑物里。
他记得鬼子还没入侵华夏时,那个仓库神像地下还有一个秘道。
那个密道也不知道有没有被日军发现。
正想着心事得和尚,突然被一声招呼声打断思绪。
拉着洋车赖子,看着坐在城墙下发呆的和尚调侃起来。
赖子旺盛车行车夫,外号赖爷,人懒事多。
“我说你小子,大白天就想媳妇了。”
和尚坐在洋车脚踏上,看着来人笑呵起来。
“我当是谁,原来您赖爷~”
满头是汗水的赖爷,嬉皮笑脸把车并排停到和尚旁边。
“今个收成如何?”
和尚看着来往的行人,有一搭没一搭回话。
“还行,交了车份,勉强能混两顿饭。”
赖爷听闻此话,眯着眼看向和尚。
他揉着肚子一副讨好的模样说道。
“和尚,今个爷们命苦,拉个汉奸,这来回跑了二十几里路,愣是没收到钱。”
“我这一上午,肚子饿的咕咕直叫,您行行好,借我一毛去吃俩窝窝头,喝口玉米碴子粥。”
和尚坐在脚踏上狐疑上下打量懒爷。
赖爷跟他是一个车行的伙计,对方同样单身汉一个,吃了上顿不想下顿的主。
此人也是个奇葩,纯属叫花子养兔子,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