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拟好了诏书,岂有不的道理。”
“皇上,皇额娘醒了。”
宜修走了过来,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胤禛和允祥听得消息,立即转身回到了太后的床前。
“皇额娘,儿子来了。
老十三今天也回来了,儿臣特意带着他来向皇额娘请安。”
胤禛握着太后的手,唤允祥过来请安。
“儿臣给皇额娘请安。”
允祥跪下行礼,感受到一只手抚摸上了他的脸颊。
太后颤抖着手,嗓子有些嘶哑:“好,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皇帝顾念手足之情,哀家心中也是高兴。”
她转头望向胤禛,却看到胤禛半垂着眼帘,心虚地把头扭开了,她的心也顿时灰了一半。
“皇额娘,你现在养好自己的身子最重要。
弟弟们的事情儿臣自然会好好解决。
这虽然说是家事,但也是国事。
后宫不得干政,皇额娘就安心颐养天年吧。
太医已经开了方子,一会让竹息姑姑服侍您好好喝药。
朕和十三弟还有些事情要忙,就先告退了。”
“皇帝……”
“儿臣告退。”
太后只觉得自己一瞬间老了好几十岁,这身上就算盖了两层棉被,还感觉四面八方都在透着风。
当初她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在前朝根本没有抚育自己孩子的能力。
为了巩固自己的位份,把自己的儿子拱手送给孝懿仁皇后,她自己何尝不难过?如今儿子不亲自己,还和亲兄弟睨墙反目成仇,又到底是谁的过失?
真是一笔糊涂账,怕是这辈子也算不清了。
她身为一个母亲,如何能忍受得了这种打击?
太后躺在床上,默默地流着泪。
眉庄进来,如往常一样服侍着太后喝药,帮太后捶腿,想着法儿哄太后开心。
太后见她这样卖力地取悦自己,心里好歹也有了一丝安慰。
这个宫里,除了眉庄,哪个来的时候不是想要来开口要点什么的?就连皇后每次来,也只是敷衍了事,连喂药这种事情都没有沾手过,更别提别的了。
“好孩子,得亏有你,一直陪着哀家,不然皇上只怕要被天下悠悠众口,指着脊梁骨说是不孝之人了。”
太后摸着眉庄的头,略带幽怨地说。
“太后,臣妾在家中也常常服侍母亲。
如今既然已经入了宫,服侍您更是应该的。”
养心殿内,一道黄色圣旨静静躺在那里。
“固山贝子允禵,天命不佑,华而不实。
上不能为国尽忠,下不能行孝悌之事,难当大任。
着革去固山贝子之位,降为阿哥,押回京师,囚禁于景山寿皇殿,非诏不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