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固定的调度中心(交叉开关),来指挥所有棋子的移动。_小_说*宅· `追¢最.新?章′节¨一旦棋子多了,走法复杂了(数据流庞大且冲突频繁),这条主干道就会严重拥堵,调度中心也会忙不过来,效率低下,功耗激增(各个单元空转等待)。
而高手下棋呢?林烨仔细观察着。他们似乎并不是每一步都经过中央大脑的精确计算。有时候,他们会根据局部的形势,让某个棋子(某个处理单元)进行相对“自主”的移动和决策,与其他棋子形成联动。整个棋局的推进,是分布式、并发式的,信息在棋盘(网络)上高效流动,指引着每个棋子找到当前最优的行动路径,最终汇聚成整体的胜势。
“分布式……自主决策……最优路径……信息流动……”林烨喃喃自语,眼睛越来越亮,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维世界里。旁边的棋局、老人的争论、公园的喧嚣仿佛都消失了。
他想起了【超维记忆库】深处一些关于未来先进芯片架构的模糊概念——片上网络。它不就是将大型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思想,微观地集成到一颗芯片内部吗?
用一个小小的、智能的路由节点 网络,取代传统低效的总线和昂贵的全连接交叉开关!让数据包带着地址信息,在这个微型的网络上“自主”寻找路径,就像棋盘上的棋子根据规则和局势自主行动一样!
而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借鉴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的一些基础思想,不是做复杂的ai路由,而是设计一种动态自适应路由算法!让这些微小的路由节点能够根据实时的网络流量状况(哪个方向拥堵,哪个方向空闲),动态地、分布式地决定数据包的下一个转发方向,实现全局的负载均衡,避免热点和拥堵!
这样一来,数据能够更高效地到达需要它的处理单元,大大减少空闲等待时间。处理单元完成任务更快,就可以更快地进入休眠状态,从而从系统层面大幅降低动态功耗!同时,noc的模块化特性也更利于面积优化和布局布线!
这个方案,完美地避开了在传统架构里死磕电路优化的死胡同,从一个更高的系统层面,用更“聪明”的互联方式解决了核心的数据调度和功耗问题!它既足够前沿,又没有完全脱离当前的设计基础和工艺能力!
“对了!就是这样!不是去把路修得更宽(增大带宽),而是让路上的车(数据)变得更聪明,知道如何选择最不堵的路!”林烨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差点喊出声来。
周围下棋的老头们被吓了一跳,纷纷转过头,诧异地看着这个行为古怪的年轻人。
林烨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尴尬地笑了笑,说了声“不好意思”,然后立刻转身,几乎是跑着冲出了公园,迫不及待地要赶回公司。
他一路疾走,脑子里飞速地构建着方案的细节:路由节点的微架构、路由算法的基础逻辑、如何与现有处理单元集成、需要修改哪些硬件描述语言代码……
回到空无一人的公司,他直接冲进实验室,抓起一支笔就在白板上疯狂地画了起来。他先画了一个代表传统总线架构的框图,在上面打了个大大的叉。然后在旁边,开始勾勒一个由无数小方格路由节点组成的网状网络,每个小方格都连接着几个处理单元。
“看,就像这样……”他仿佛在对一个看不见的听众讲解,“数据包从这里进去,路由节点根据简单的规则和邻居节点的状态信息,决定把它往东、西、南、北哪个方向送……动态避让,全局优化……”
他越画越详细,眼神专注而明亮,之前所有的疲惫和焦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和创造者的激情。
他立刻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设计文档,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将脑海中的构想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