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尖端材料研究院的实验室内,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周伟、崔明远以及脑环硬件团队的核心成员围在一张实验台前,目光紧紧盯着台上那个外观与现行市售版几乎无异的新一代脑环原型机。
唯一的区别在于,它内部那颗跳动的心脏,已经被替换成了基于星火固态氢电池技术的小型化能源核心。
开始记录,第7天,模拟标准用户使用场景。周伟的声音平静,但握着记录板的手指微微发紧。
实验室的角落里,一台特制的测试设备正在不间断地向脑环原型机施加负载,模拟着日常使用中的信号处理、数据传输和AR渲染等功耗。旁边的显示屏上,一行数字清晰可见:剩余电量:99%。
这...这简直不可思议。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忍不住低呼,按照这个功耗模型,普通脑环最多撑三天。
崔明远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科学家的严谨与兴奋:不是不可思议,是能量密度决定的必然结果。我们只是把物理定律赋予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实验室里只剩下设备运行的微弱嗡鸣。没有人离开,甚至连午餐都是轮流草草解决。每个人都想亲眼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第14天,剩余电量:98%。
第21天,剩余电量:96%。
当测试进入第28天,显示屏上的数字最终定格在 剩余电量:94% 时,实验室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成功了!我们真的做到了!
一个月!轻松超过一个月!这续航...
用户再也不需要每天惦记着给脑环充电了!
周伟深吸一口气,看向崔明远,两位技术负责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这一刻,所有的熬夜、所有的失败、所有的争论都值得了。
立即整理测试报告,周伟对助理说,我要第一时间向林总汇报。
---
与此同时,在林烨的办公室里,一场关于星火能源宝设计方案的讨论正在激烈进行。
林总,这是第三版设计方案。工业设计团队的负责人将平板电脑推到林烨面前,我们采用了您和陈总建议的‘科技感与亲和力并存’的理念。
屏幕上,一个流线型的银灰色设备静静旋转。它有着金属的质感,边缘却圆润得如同鹅卵石。侧面一条极细的蓝色LEd灯带,在特定角度下才会若隐若现地呼吸闪烁。
材质上,我们选用了航空铝合金配合亲肤涂层,手感温润且防滑。配色除了基础的黑白灰,还准备了星火蓝的渐变款,以及一款名为‘晨曦粉’的低饱和度配色。
林烨仔细审视着每一个细节,手指在平板上滑动,放大又缩小。
接口呢?
顶部配置了一个USb-c接口,支持双向快充。侧面是一个无线充电区域,可以给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应急补电。设计负责人解释道,最重要的是它的体积和重量,只有普通一万毫安时充电宝的三分之二,但实际能量储备...
是它们的六倍。林烨接话,嘴角扬起一抹笑意,很好,这个设计方案通过了。通知吴总,可以开始准备开模了。
设计团队负责人兴奋地离开后,林烨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外观朴素的脑环,郑重地戴在了自己的手腕上。
这是周伟一周前悄悄送来的、搭载了固态氢电池的工程测试版。从那天起,他就再也没有给这个脑环充过电。
今天是第七天。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陈薇端着两杯咖啡走了进来。看到林烨正在端详手腕上的脑环,她笑着将一杯咖啡放在他面前:怎么样,林总亲自当小白鼠的感觉如何?还在为每天充电烦恼吗?
林烨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