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仿佛能听到空气凝结的声音。
林烨那句“把蓝图变成现实”
的豪言壮语还在空气中回荡,但现实的引力却将所有人拉回地面。
周伟和王皓提出的问题,像几根冰冷的针,刺破了充满理想主义的气球。
“林总,”
周伟的声音带着技术专家特有的严谨和担忧,“我不是想泼冷水。
但这个‘固态氢电池’的概念,实在太前了。
据我所知,目前全球范围内,连鸥洲和镁国最顶尖的国家实验室,在这方面都还处在非常早期的理论探索阶段,连像样的原型都没有。
我们星火……真的要做好投入巨资,可能十年都看不到水花的准备吗?”
王皓也紧锁眉头补充道:“而且,这完全出了我们现有的技术积累。
芯片设计、算法优化,这些是我们的强项。
但材料科学,尤其是这种顶尖的能源材料,需要的是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才、设备和知识体系。
这相当于……我们要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从零开始建造一座新城。”
硬件负责人叹了口气,语气实际:“是啊,林总。
我们是不是可以先考虑更现实的方案?比如,继续深挖锂电池的潜力,或者投资布局现有的氢燃料电池技术,虽然它们有体积问题,但至少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路线。
先保证‘视界2o’能顺利上市,再图谋下一代?”
算法负责人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也流露出类似的顾虑。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迟疑气氛。
林烨描绘的蓝图固然诱人,但通往蓝图的道路,看起来却是一片迷雾笼罩、遍布荆棘的未知领域。
陈薇看着这一幕,心中了然。
她理解这些核心骨干的担忧,他们都是跟着星火一路拼杀过来的,对公司的感情和责任感让他们不得不更加谨慎。
她将目光投向林烨,想知道他将如何应对这几乎预料之中的质疑。
林烨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在那份写着“固态氢电池”
的便签复印件上轻轻敲击。
他没有因为质疑而动怒,脸上反而露出一种“果然如此”
的平静。
他等所有人都把话说完,才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扫过每一张写满忧虑的脸。
“你们说的,都对。”
他开口了,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这条路很难,非常难。
前,陌生,投入大,周期长,失败风险极高。
这些,我比你们更清楚。”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变得锐利起来:“但是,如果我们因为难,就不去做;因为陌生,就不敢碰;因为风险高,就选择更‘安全’的跟随策略……那么,星火科技,和那些我们曾经挑战、并引以为傲地越了的巨头,又有什么区别?”
他站起身,离开座位,慢慢踱到窗边,望着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
那些大楼里,或许也有着无数正在为下一代技术而努力的公司。
“你们提到鸥洲、镁国的实验室,提到他们也在探索。”
林烨背对着众人,声音带着一种深沉的感慨,“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全球顶尖的头脑都看到了这个方向的可能性!
这意味着,下一代能源技术的竞赛,已经无声地令了!”
他猛地转过身,眼神灼热,声音也提高了八度:“难道我们星火,还要像过去几十年一样,在别人划定好的技术路线上,拼命追赶,等着别人把核心技术攥在手里,然后我们再去求着人家授权,或者付出巨大的代价去购买吗?我们还要继续忍受那种被‘卡脖子’的滋味吗?”
最后这句话,他几乎是低吼出来的,带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