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科技园a座研大楼,三层测试中心。
巨大的空间被划分成多个功能区,环境噪音实验室里正模拟着从北极严寒到撒哈拉酷暑的极端温度;电磁兼容实验室里设备闪烁着幽光,检测着产品在各种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稳定性;而在可靠性测试区,一排排机械臂正不知疲倦地对“星火脑环2o”
的原型机进行着数万次的弯折、按压和跌落测试。
周伟和王皓站在一个透明的隔音观测窗前,看着内部正在进行的高负载耐久测试。
一台脑环原型机被固定在夹具上,屏幕上是极限复杂的流体力学模拟画面,处理器全力运转,散热风扇出轻微而稳定的嗡鸣。
旁边的热成像仪显示着设备表面的温度分布,几个关键区域呈现出代表温热的橙黄色,但始终控制在安全阈值之内。
“散热模组的改进效果很明显,”
王皓指着热成像图,“新材料和优化后的风道,让峰值温度下降了至少8摄氏度。”
周伟满意地点点头,抬手看了眼手表:“连续满载运行12小时了,状态依然稳定。
通知测试组,再跑完一个24小时循环,如果数据依旧完美,就可以准备小批量试产了。”
就在这时,周伟的助理小跑着过来,低声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并将自己的平板递给了他。
周伟低头看了一眼,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他拍了拍王皓的肩膀,示意他看平板屏幕。
“老王,看来我们的‘预言’应验了。”
王皓凑过去,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在国际工业设计师圈内颇负盛名的专业论坛页面。
一个醒目的加精帖子标题是:《血的教训:寰宇“追光者”
——设计生涯的中断者!
》
帖人是一名在鸥洲颇具声望的自由工业设计师,id叫“钢铁诗人”
。
他在帖子中用极其愤怒和失望的语气,详细叙述了他的噩梦经历:
为了赶制一个重要的汽车外观设计项目,他连续使用了“追光者”
脑环近四个小时,进行高精度的3d曲面建模和实时渲染。
期间,他确实感觉到设备越来越烫,甚至到了需要时不时取下来让皮肤“透透气”
的地步,但为了赶工期,他心存侥幸地坚持了下来。
直到设备在他进行最后一次全局渲染时,屏幕突然一黑,彻底失去了响应。
无论他如何尝试重启、连接电源,都毫无动静。
他闻到了一股淡淡的、但绝对不容忽视的电子元件烧焦的气味。
他立刻将设备送往一家相熟的、具备芯片级维修能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拆解报告如同死亡通知书:主板局部区域,特别是靠近核心处理器和电源管理单元的位置,出现了明显的过热烧毁痕迹,多个微型电容和电阻元件熔融变形,主芯片也因为高温脱焊。
检测工程师明确表示,修复价值为零,属于永久性硬件损坏。
“钢铁诗人”
在帖子的最后愤怒地控诉:“……这不仅仅是一台设备的损失,它差点毁了我至关重要的项目,毁了我的职业信誉!
寰宇宣传的‘极致性能’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这是一款存在致命缺陷的产品!
他们必须给所有用户一个交代!”
帖子下面,跟帖已经炸锅。
有表示同情和声援的,有分享自己类似但程度较轻遭遇的,更有大量用户开始恐慌性地询问自己的设备是否也存在隐患。
之前那些被寰宇客服以“个别批次”
为由搪塞过去的用户,也纷纷回来顶帖,要求寰宇给出全面解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