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布会的高光、生态的爆式增长、产能的极限挑战以及对手的明枪暗箭后,星火科技意外地迎来了一段相对平缓的展期。
“星火脑环”
在市场上的口碑和销量趋于稳定,生态系统的自我造血能力日益增强,开者社区活跃,优秀的应用层出不穷。
产能问题解决后,供应链运转顺畅,不再需要吴坤像救火队长般四处奔波。
内部管理经过陈薇主导的一系列梳理和“星火之魂”
文化的浸润,流程更加规范高效,新员工也能快融入。
表面上看,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向着好的方向展。
用吴坤的话说,就是“总算能喘口气了”
。
然而,站在星火这艘大船驾驶舱的林烨和陈薇,却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平静的海面之下,可能正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国际巨头绝不会坐视星火持续壮大,蚕食他们的市场和技术话语权。
暂时的沉寂,或许意味着他们在调集资源,策划着更凶猛、更隐蔽的反扑。
但两人都具备顶尖战略家应有的耐心和定力。
他们没有因为潜在的危险而焦虑冒进,反而决定充分利用这段难得的“和平”
时期,做两件至关重要的事:一是进一步夯实内部管理,优化流程,将星火的根基打得更牢;二是重新审视和规划他们自己的生活,寻找事业与个人幸福的平衡点。
白天,他们依旧忙碌,但节奏可控了许多。
林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星火脑环2代”
的技术预研和“星火基石”
研究院的长期布局上,与周伟、王皓、李晶等人进行更深度的技术探讨。
陈薇则主导推进了一系列内部管理优化项目,从财务风控到知识管理,从跨部门协作机制到员工职业展通道,力求让星火这台日益复杂的机器运转得更加精密、稳健。
而当下班铃声响起,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习惯性地留在办公室熬到深夜。
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让他们开始享受一天中这段完全属于彼此的、宁静的时光。
他们下班后一起散步的次数明显增多了。
星火园区坐落在高新区,周边环境优美,有精心规划的绿道和一个人工湖。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暖金色,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林烨和陈薇便沿着湖边小径,并肩缓缓而行。
卸下ceo和副总裁的身份,他们仿佛只是两个普通的、下班后一起放松的伴侣。
“今天和王皓他们讨论新的npu架构,有个功耗问题卡住了,后来还是李晶从算法角度提了个思路,才豁然开朗。”
林烨很自然地分享着工作中的点滴,语气是放松的探讨,而非压力下的倾诉。
“是吗?李晶的跨界思维确实很强。”
陈薇微笑着倾听,偶尔提出自己的看法,“这说明我们坚持打破部门墙是对的。
有时候,答案就在隔壁。”
他们也会聊到更宏观的话题。
“我在想,等‘星火基石’的几个项目出了成果,我们或许可以考虑在鸥洲设立一个联合实验室,吸引全球的顶尖人才。”
林烨望着远处的落日,目光深邃。
“这个想法很好,”
陈薇点头表示赞同,“但需要提前做好布局,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和本地化运营的策略。
可以让秦风团队先做前期调研。”
然而,更多的谈话内容,开始触及之前很少深入探讨的领域——关于他们自己,关于未来生活的平衡。
一次散步时,陈薇看着湖边嬉闹的孩子和陪伴他们的父母,轻声感叹:“有时候看到他们,会觉得生活除了代码、报表和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