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期重点突破的垂直行业,聊到未来平台化生态的构建;从可能面临的渠道挑战,聊到如何与现有的指环产品线形成协同……
林烨侧重于技术实现路径和产品体验,陈薇则更擅长市场分析、商业模式设计和风险控制。
他们的观点时而一致,时而互补,偶尔也会有激烈的争论,但每一次争论之后,都能碰撞出更完善、更稳健的方案。
“我认为初期应该采用高定价策略,瞄准金字塔顶端的客户,树立高端品牌形象。”
陈薇分析道。
“我同意,但必须确保极致的体验,否则高定价就是空中楼阁。”
林烨补充,“这就需要王皓和李晶他们确保技术万无一失。”
“没错,所以研投入不能省。
我们可以考虑与批种子用户深度合作,共同开应用场景,反哺产品优化。”
“这个思路好!
就像我们之前和军方合作‘护盾’项目一样……”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窗外的天色早已漆黑,城市灯火如同地上的星河。
秘书早已下班,整层楼只剩下他们两人和偶尔传来的空调运转声。
他们聊得忘了时间,也忘了疲惫。
林烨现,和陈薇交谈,他不需要过多解释技术细节,她总能迅理解核心并延伸到商业层面;陈薇也感到,和林烨讨论战略,他不会空谈概念,总能落到具体的技术支撑和产品实现上。
这种思想上的同频共振,让他们都感到一种难得的酣畅淋漓和心灵上的贴近。
讨论间隙,林烨起身去泡了两杯咖啡。
递给陈薇时,两人的手指有片刻的轻微触碰,一种微妙的电流感悄然传递,又迅分开。
气氛一时间有些安静和异样。
“谢谢。”
陈薇接过咖啡,低下头轻轻吹了吹热气,掩饰着瞬间加的心跳。
“不…不客气。”
林烨也感觉有些不自然,轻咳了一声,将话题重新拉回商业模式的细节上。
但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
那不仅仅是战略伙伴的欣赏,更掺杂了一丝若有若无的个人情感。
这情感在共同奋斗的土壤中萌芽,在深夜智识的碰撞中悄然生长。
当最终一个相对清晰的脑环初期商业化路线图在他们共同的勾勒下呈现雏形时,墙上的时钟指针已指向了凌晨一点。
“没想到这么晚了。”
林烨有些歉意地说,“耽误你休息了。”
“没关系,”
陈薇摇摇头,眼神明亮,“很久没有聊得这么透彻了。
感觉思路清晰了很多。”
她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那…我先回去了。”
林烨也站起身:“我送你吧,这么晚了。”
“不用,我叫了车,很快到。”
陈薇婉拒了,她需要一点独处的空间来平复有些纷乱的心绪。
走到电梯口,两人互道晚安。
电梯门缓缓关上,隔绝了彼此的视线。
林烨回到办公室,看着白板上今晚讨论的要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一种难以名状的暖意。
陈薇的战略支持,如同为“启明”
项目装上了强劲的助推器。
而那份越工作关系的微妙情愫,则为这冰冷的科技征程,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陈薇坐在回家的车上,看着窗外飞掠过的流光溢彩,脑海中回放着今晚长谈的点点滴滴。
林烨的专注、智慧、以及对理想的执着,都让她心折。
她意识到,自己对这位年轻ceo的关注,早已出了职业的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