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简短却分量千钧的消息,如同平静湖面投下的一颗石子,在星火科技内部乃至整个华国科技圈泛起了层层涟漪。
由权威官方媒体播的一篇通讯稿中,星火科技被正式提及,并冠以“军民融合创新典范企业”
的称号。
文章高度赞扬了星火在自主核心技术研上的突破,及其在推动相关技术成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应用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这不仅仅是一篇报道,更像是一枚无声却熠熠生辉的勋章,一种来自最高层面的认可和背书。
消息传来时,星火科技产业园仿佛被注入了一种不同于往日商业成功的、更加沉静而庄严的气氛。
员工们私下讨论时,脸上除了自豪,更增添了一份难以言喻的责任感。
这意味着,星火科技的努力,不仅仅是在商场中搏杀,更与国家的展战略紧密相连。
林烨的办公室电话和手机几乎被打爆,来自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合作伙伴甚至昔日同学的祝贺络绎不绝。
他保持着谦逊和低调,在感谢之余,反复强调这是团队努力的结果,星火只是尽了一家科技企业应尽的本分。
然而,实实在在的变化,随即悄然生。
先到来的,是一批特殊的访客。
几辆挂着特殊牌照的中巴车,在一个周二的上午,悄无声息地驶入园区。
车上下来的人员,年龄不一,但普遍气质精干,步履沉稳,眼神锐利而专注。
他们穿着便装,但那种经过严格训练和纪律熏陶的独特气场,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不凡的背景。
这是一支由军方相关科研院所、装备部门和技术保障单位组成的联合参观交流团。
此行目的,是实地考察星火科技的研实力和创新环境,并就“护盾”
项目的后续深化及潜在的新合作领域进行探讨。
接待工作由林烨亲自牵头,周伟、王皓、李晶等核心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吴坤负责展示智能化生产线。
整个流程高效、务实,没有任何虚浮的排场。
在芯片实验室,王皓向来宾们简要介绍了“玄武2o”
的设计理念和性能特点,重点阐述了其在低功耗、高可靠性方面的优势,这些都是“护盾”
项目关注的核心。
来宾们听得非常仔细,不时提出一些极其专业和内行的问题,让王皓都暗自惊讶。
在算法部门,李晶演示了基于海量数据训练出的新一代抗干扰识别模型。
她没有过多渲染算法的复杂性,而是用实际数据和模拟环境下的稳定表现说话。
一位头花白的老专家盯着屏幕上快滚动的数据流,微微颔,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
参观“星火智造”
生产线时,吴坤着重介绍了引入的智能化质量管控系统和严格的保密管理体系。
看到高度自动化的产线和一丝不苟的操作规程,考察团成员们露出了放心的表情。
整个交流过程,气氛严肃而融洽。
对方话语不多,但每个问题都切中要害。
林烨等人也是有一说一,既充分展示优势,也不回避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和供应链风险。
这种坦诚和务实,反而赢得了对方更多的信任。
交流团离去时,带队的一位领导紧紧握住林烨的手,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林总,你们做得很好。
国家需要像星火这样有骨气、有本事的企业。
继续努力,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句话,让林烨和所有参与接待的核心成员,都感到了沉甸甸的分量。
随着这批特殊访客的到来和“典范”
称号的落地,园区的安保措施进行了一次无声却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