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的“拷问”
,也迫使星火团队将自己的技术理解梳理得更加系统、清晰。
“各位专家,”
介绍告一段落,王工合上笔记本,表情严肃而认可,“感谢你们的详细介绍。
星火的技术扎实程度,出了我们之前的预期,尤其是在专用芯片和算法结合方面,确实走在了前面。
你们提出的几个方向,与国家重点展的领域高度契合。”
她话锋一转:“特别是无障碍辅助和工业智能,落地场景清晰,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显着。
我们会尽快形成评估报告,推动后续的试点项目立项和支持。
至于信息安全方向,”
她看了一眼周伟,“我们需要更深入的、在特定保密环境下的验证。”
她最后看似不经意地提了一句:“另外,上次领导提到的‘护盾’项目,也请你们准备一份非涉密的概要材料,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进展。”
这句话语气平淡,却让周伟和李晶心中同时一凛。
他们知道,这才是本次对接中,分量最重的关注点。
对接会持续了整整一天。
送走王工一行后,周伟和李晶回到实验室,不但没有感到轻松,反而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立刻成立三个技术文档小组,”
周伟对核心团队成员下令,“按照今天专家提出的问题和要求,重新梳理和完善三个方向的技术白皮书、测试报告和可行性分析。
尤其是工业智能和无障碍辅助,细节一定要抠死,数据要经得起反复验证!”
“李晶,你负责‘护盾’项目概要材料的撰写,注意保密界限,只写允许公开的部分,措辞必须精准,不能有任何歧义。”
周伟特别叮嘱道。
整个研中心再次进入高运转状态,但与产品开时的氛围不同,这一次更加严谨、更加系统,仿佛在准备一场至关重要的学术答辩。
与此同时,公司的安保氛围悄无声息地再次升级。
安保部门的负责人直接向林烨和陈薇汇报后,启动了更高等级的预案。
所有参与对接项目的研人员,办公电脑均加装了物理加密锁和更严格的网络访问限制,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被禁止使用,数据传输一律通过内部加密服务器进行。
实验室和相关办公区域的门禁权限被重新审核收紧,24小时电子监控和人工巡逻力度加大。
所有参与人员再次接受了严格的保密教育培训,并签署了附加保密协议。
甚至与周老那边也建立了更紧密的应急联络机制。
一种无声的、高度警惕的氛围笼罩在研核心区域。
大家都明白,他们接触到的项目和获得的关注,已经越了普通的商业范畴,涉及到了更高层面的利益和安全。
徐浩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
他现周伟团队的成员讨论工作时声音更低了,涉及新项目时都使用代号,一些核心实验室他连靠近的理由都找不到。
他试图从行政部打听这次“重要接待”
的细节,却被礼貌而坚决地挡了回来。
这种密不透风的感觉让他感到窒息和焦虑。
而在这一切的紧张与忙碌中,李晶在撰写“护盾”
项目概要时,偶尔会抬起头,看向窗外。
她想到那个渐冻症患者测试者拼出的“谢谢”
,想到模拟工厂里工人可能因此减少的操作失误。
她忽然觉得,技术的光芒,如果能照亮这些角落,或许比仅仅打造一款畅销的消费电子产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