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深市的秋天,来得总比北方晚上许多。
窗外依旧绿意盎然,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星火科技会议室光滑的长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带。
然而,会议室内的空气,却仿佛提前进入了严冬,带着一种不同于商业谈判的、冷峻而肃穆的气息。
秦风整理了一下领带,这是他面对重要客户时的习惯性动作,但今天,他感觉领带似乎系得有些过紧,呼吸都比平时滞涩了几分。
坐在他旁边的李明轩,平日里总是带着开者社区那种开放、活跃的气场,此刻也正襟危坐,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笔记本的金属外壳,透露出内心的紧张。
他们正在等待两位特殊的访客。
对方是通过周老那边间接介绍过来的,只提供了一个模糊的单位名称——“某研究所”
,和一个极具分量的项目代号——“护盾”
。
预约邮件措辞极其简练、正式,要求与技术决策层进行“非公开技术交流”
,并附上了一份基础保密协议模板,其条款之严格,远星火以往接触过的任何商业合作伙伴。
门被轻轻敲响,小张探进头来,声音比平时压低了许多:“秦总,李总,客人到了。”
秦风和李明轩立刻起身。
走进来的两位男士,一位年约四十,身材精干,寸头,穿着合体的深色夹克,眼神锐利如鹰,扫过会议室的每一个角落,带着一种职业性的审视。
另一位稍年轻些,戴着金丝眼镜,提着公文包,气质更偏文职,但同样表情严肃,不苟言笑。
“欢迎二位。
我是星火科技业务拓展总监,秦风。
这位是我们生态系统合作总监,李明轩。”
秦风上前一步,伸出手,努力让笑容显得自然。
“姓王。”
年长的男子与他简短一握,手掌粗糙有力,没有多余的寒暄,“这位是我的同事,姓李。”
眼镜男子微微点头示意。
落座后,没有客套,没有交换名片,甚至没有碰一下桌上准备好的茶水。
王先生直接切入主题,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我们关注到贵公司的神经交互技术,尤其是其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潜力。
此次来访,希望就几个具体的技术指标进行初步探讨。”
他示意了一下,李同事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打开。
“第一个问题,贵公司指环产品目前采用的脑电信号采集模块,在9o分贝以上持续性宽频噪音环境下,信噪比衰减的具体数据是多少?有无实测报告?”
王先生的问题像一颗精准射出的子弹,直指核心。
秦风心里咯噔一下。
消费级产品谁会测试这种极端环境?他看了一眼李明轩。
李明轩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专业:“王先生,目前我们的消费级产品主要针对相对安静或普通办公环境优化。
您提到的这种高噪音环境,确实出了现有产品的常规测试范围。
从理论上看,宽频噪音会对特定频段的脑电信号造成严重干扰,我们的自适应滤波算法能起到一定作用,但需要具体环境下的实测数据来评估效果。
暂时没有现成的报告。”
王先生面无表情,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什么,继续问道:“第二个问题,如果存在高强度、不定向的电磁脉冲干扰,设备的抗干扰冗余设计是怎样的?最坏情况下,是否会出现设备宕机或数据流中断?”
这个问题更加刁钻。
电磁脉冲干扰……这几乎是军用级的要求了。
“我们的硬件电路和芯片设计有一定的电磁屏蔽和保护措施,”
李明轩谨慎地选择措辞,“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