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林烨没有强行做出决定,他揉了揉眉心:“这是个战略级的决策,不能草率。
大家回去再深入思考一下,尤其是财务部和供应链团队,分别就自建和合作两种模式,做出更详细的可行性分析和财务测算。
散会。”
夜深人静,办公楼里只剩下林烨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他面前摊开着两份厚厚的文件:一份是吴坤团队整理的《自建工厂初步规划与预算》,另一份是陈薇团队整理的《与头部代工厂合作模式分析及风险评估》。
白板上,左边写满了自建的优势(掌控力、保密性、长期成本、技术协同)和劣势(资金、时间、管理复杂度);右边则列满了合作的优势(度快、轻资产、风险分担)和劣势(利润薄、受制于人、技术脱节)。
他陷入深深的沉思,反复权衡,试图找到一个最优解,或者一个能够平衡短期需求与长期战略的中间道路。
这时,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陈薇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馄饨走了进来。
“就知道你还没走。”
她把馄饨放在林烨面前,“楼下那家宵夜摊还没收,给你带了碗荠菜鲜肉的,没放香菜。”
林烨这才感到胃里空空如也,感激地笑了笑:“谢谢薇姐,正好饿了。”
陈薇拉过一把椅子坐下,看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对比,轻声问:“还在想生产线的事?”
林烨点点头,用勺子搅动着馄饨,热气氤氲了他的眼镜片:“难选。
坤哥有他的道理,财务的担忧也是实情。
感觉像是要在‘饿死’和‘毒死’之间选一个。”
陈薇被他的比喻逗笑了:“没那么夸张。
其实,或许我们不必非此即彼。”
林烨抬起头:“嗯?你有什么想法?”
“也许可以探索一种混合模式?”
陈薇沉吟道,“比如,我们可以先与华星光电这样的顶级代工厂建立深度战略合作,解决当前的产能危机和市场需求。
但同时,启动一个小规模的自建产线计划,不追求一步到位,而是先建立一个‘试制与核心工艺研中心’。”
林烨眼睛一亮:“继续说。”
“这个中心规模不用大,但设备要精良。
它的要任务不是大规模生产,而是进行新产品的试制、关键工艺的研和验证、特殊订单的生产,以及为我们自己的生产管理团队积累经验、培养人才。”
陈薇越说思路越清晰,“这样,既利用了代工厂的规模优势快上市,又保住了我们最核心的工艺技术和研迭代能力。
等将来时机成熟,资金更充裕,我们可以将这个中心扩建成真正的量产工厂,实现平稳过渡。”
林烨听完,沉思良久,缓缓点头:“这个思路好!
有点像‘以合作求时间,以自建谋未来’。
既解决了眼前的生存问题,又为长远的展埋下了种子。
资金压力也会小很多。”
他顿时觉得胃口大开,津津有味地吃起了那碗馄饨,仿佛吃下去的不是宵夜,而是解决问题的灵感。
陈薇看着他,笑了笑:“具体怎么操作,还需要详细规划。
但至少,我们不必被困在二选一的死胡同里了。”
吃完馄饨,林烨觉得思路清晰了许多。
他送陈薇到电梯口,回到办公室,重新站在白板前,在自建与合作两个选项之间,画了一个大大的双向箭头,然后在旁边写下了两个词:“过渡”
与“融合”
。
窗外的城市已经沉睡,但林烨的心中,却因为找到了一个可能的方向而亮起了一盏灯。
前方的路依然挑战重重,但至少,不再是迷雾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