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出秦风(bd总监)的名片,为后续跟进铺路。
论坛结束后,坐在回公司的车里,林烨松了松领带,长长舒了口气。
“这种场合,比连续开两天技术评审会还累。”
他揉了揉眉心,对陈薇说。
陈薇笑着收起一叠厚厚的名片,熟练地按照重要程度和合作可能性进行分类:“但价值巨大。
李院士的基础研究、王总他们的工业场景、还有刚才那位刘所长提到的军工技术转化需求……这些机会,以前我们挤破头都找不到门路。
现在,大门主动向我们敞开了。”
她晃了晃手中的名片夹:“这些都是未来的桥梁。
开源这把钥匙,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用。”
林烨点点头,看着窗外飞后退的街景,感慨道:“是啊。
技术是根,但要想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阳光、雨露和土壤。
官方认可、产业合作、学术支持,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养分。”
车子路过一个熟悉的街角,林烨忽然让司机靠边停车。
“等一下,薇姐。”
他说着,快下车,跑向路边一个冒着热气的小早餐铺。
几分钟后,他提着两杯温热的豆浆和两个茶叶蛋回来了。
“没吃好吧?那种场合光顾着说话。”
他把一份递给陈薇,“尝尝,这家豆浆味道很正,我以前在华光的时候常买。”
陈薇有些意外,接过还烫手的豆浆,笑了起来:“没想到林总还记得这种地方。”
两人坐在车里,喝着廉价的豆浆,吃着简单的茶叶蛋,与刚才会场里的香槟红酒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有时候觉得挺奇妙的,”
林烨吸着豆浆,看着窗外为生活奔波的人们,“我们讨论着最前沿的技术,谋划着生态和未来,但最终,很多技术不就是为了让普通人,比如卖豆浆的大爷,比如医院里的病人,比如工厂里的工人,能过得更好一点吗?”
陈薇沉默了一下,轻轻点头:“这就是商业和价值最好的结合点。
也是我们能获得支持的原因。”
车子重新汇入车流。
喝下的豆浆温暖了胃,而刚刚在论坛上建立的连接,则仿佛为星火科技注入了更强大的能量,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