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4xx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思路客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 第936章 交国玺

第936章 交国玺(4 / 5)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傻大春,救救我! 快穿之钓系绿茶攻略手册 唐朝小医娘 欢不择陆 荡剑诛魔传 明明都是她们主动的呀 锦鲤修仙,我的情报能逆天改命 锦鲤修仙,我的情报能逆天改命 在甄嬛传里打工的鬼 我在海贼世界攻略美女的日子

笑意,挥挥手,杨公公捧着一个托盘来到皇帝身后,里面放着的同样是一个精致锦盒,里面装着的便是专属于查石邑的王侯印信。

秦狄捧起锦盒,送到吐蕃王面前,开口道:

“接下这枚王印,今后便是朕的臣子,吐蕃百姓之寄托,还需卿与朕共同承担。”

吐蕃王面露凝重,跪地参拜后,双手举过头顶,高呼道:“查石邑定会与陛下同心同德,效忠陛下,后世子孙万代,皆会效忠汉室皇族。”

秦狄满意的点点头,杨公公赶紧接过小太监手中的另一个托盘,送到皇帝面前。

他再次开口,嘴里词汇稍有变更,大概意思基本都一样。

裘原大礼参拜,说了些感人肺腑的话,接下王印。

两人起身后,秦狄更是亲自为他二人引荐朝中文武百官。

他们来的也是时候,如果敢在秦狄刚刚返回京都的时候来,秦狄真就无法亲自为他们引荐,原因也简单,那时候的满朝文武,他自己都认不全。

现在的引见,无非就是走走形式,让满朝文武记住这两位新的王侯。

对他们二人来说,也就只能记住三省六部的主要官员。

除非记忆力群的人,否则谁也无法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记下所有人的长相名字以及官职。

早朝结束,秦狄返回延禧殿。

吐蕃王与中山王并未再次得到皇帝召见,于是也返回了鸿胪寺。

对他们来说,不见也好。

尽管来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亲手将自己的国家交到另一个人的手中,还需要点时间适应适应,顺便平复复杂的内心。

延禧殿内,秦狄望着摆在面前的两国玉玺,嘴角泛着笑意。

用两枚王印换两枚国玺,这笔买卖绝对划算。

心中虽然这么想,但想要获取两地的回报,秦狄还需要先投资。

其实这就是和做生意一个道理,没有那么多空手套白狼的便宜可占。

就拿当初的越国来说,看似是空手套白狼,实际前期的投入非常大。

一国之君亲赴战场,就已经承担了极大风险,大军粮草和银钱的投入同样数不胜数。

万幸他灭了越国,才得到了一笔极为可观的财富。

与那些财富相比,民心才是最大的收获。

海州和渝州经过这几年的治理,基本已经与大汉融为一体。

本就是同宗同源,接触起来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事。

见皇帝眉梢眼角都闪露着笑意,杨公公适时开口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今日吐蕃与中山两国顺利归属我朝,我朝的舆图又该换新了,真乃天大的喜事啊。”

“确实值得庆贺,你去将大夏与越国的国玺取来。”

望着面前的两枚国玺,做工虽然无法与自己的玉玺相比,他也十分喜欢,而且是越看越喜欢。

杨公公将另外两枚国玺摆在桌上,算上他自己的那枚,五枚国玺在桌上一字排开。

见此一幕,杨公公笑着说道:“陛下,奴才以为应该换个方向摆。”

听到他的话,秦狄随口询问道:“你觉得该如何摆放?”

杨公公上前一步,小心翼翼的挪动国玺,四枚按照四个方位摆放,最后将秦狄的那枚玉玺摆放在正中央。

“奴才记得您当初征讨越国凯旋而归时,曾题词一,名为精忠报国。

其中的最后一句,用在此处最为恰当,四方来喝。”

秦狄对阿谀奉承,不太敏感。

今日则不同,突然觉得,只要时机合适,阿谀奉承的话,就是锦上添花。

“哈哈哈,说得好。

想不到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下去领赏吧。”

“谢陛下。”

杨公公屁颠屁颠的离开,秦狄望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天启大明 剥夺金手指(清穿)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宋第一女皇 反贼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大明补牙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