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余令现在的职位任命不了官员,但是任命小吏还是可以的。
这一点余令研究的很透彻,谁来都挑不出毛病。
全都是按照大明《会典》的制度走。
小吏的选拔《会典》有规定,一,是从识字的老百姓中去选,二是从落榜的学子去选,这种落榜指的是秀才落榜。
第三就是犯官被贬,当个小吏。
在大明官场里,小吏就是一个不入流的小角色,跑腿的,干杂活的。
但对百姓而言,那是高不可攀的官老爷。
在地方,官员和小吏的比例可达到一比八。
在南京,京城这样的大城里,官员和小吏的比例可以达到一比十四以上,甚至更高。
小吏的数量早就超过了律法规定。
因为小吏多,所以在地方的治理上也出现了一种情况。
小吏联合了起来可以欺官。
这就有点像朝廷外廷官员联合起来欺骗内廷一样,就欺负你无法一一分辨真伪。
在悄无声息中,余令早就把知府衙门的三班六房换成了自己人。
现在就算是来了新知府,就算自己去外地公干,政务也能运转起来。
余令就不怕自己制定的政策会被人全部推倒,自己被架空。
如今周边的几个县,余令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余令现在很希望自己能成为知府。
如果自己成了知府,就能把六房的这些人安排到周边各县去。
就能铺成一张大网了。
如此一来,各县的弓兵、民壮、火甲、保甲,快手这些维护地方治安的人就可以和长安连成一片了。
一个县按照二百人来算,十四个县……
余令笑了笑,把这些鬼画符放到了烛台下。
余令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但被抓的那些贪官都有记载的习惯。
矿场的那个什么大管事就是这样的。
字虽然丑的不能看,也不会算账,但他还是把他贪了多少钱计算的清清楚楚。
一粒麦子是一两银子,一颗绿豆是十两,红豆是百两……
至于铜钱多少,就用糜子代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