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4xx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思路客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成黛玉她哥后重启红楼 > 第1145章 马匹走私

第1145章 马匹走私(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离寒思记 大宋:从陈桥兵变建立第一世家 大明从资助朱元璋开始 开局养成柳树,她竟是女帝转生? 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 叔叔你这么像我,可以做我爹地吗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 重生仕途之开始新的起点 女总裁的贴身高手 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

“这就奇怪了。”

贾瑚这么说着眼神在曹伯和墨竹的身上来回徘徊,突然他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一般,“曹伯,你那天穿的是什么?”

“穿着?”

曹伯虽然不解自家表少爷为什么这么问,但此时的他还是认真的回忆了一下,“那天老爷让我去问路,因为说了不让打草惊蛇的缘故,所以我就是普通的路人打扮,看起来家境一般。”

“我知道了。”

贾瑚此时却是想明白了那个老伯的用意,“他是在筛选。”

“筛选?”

曹旭没有想到贾瑚会说出这么两个字来,“你的意思是说,那个老头选择了咱们?”

“没错。”

贾瑚抬手指了一下墨竹,因为他们这一次要打扮成豪商进入平安州的原因,所以这一此他们队伍中的衣着打扮都是极其精致,“那个老伯选择了咱们。”

在场的都不是笨人,此时一听贾瑚的话他们便是都明白了过来,只是一时间大家都想不明白这个老伯为什么会选择了他们。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92]

科举从开创(首创时间有汉朝、隋朝、唐朝多种说法,主流观点是隋开创,唐继承并完善[92-93])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1],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

[2]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

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3-5]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

乡试第一名为“解元”

,中央省试为“省元”

,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6-7]

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

[6][8]宋朝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明清科举改为考八股文。

[9-10]

科举制被认为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87],它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93]但在宋代以后,科举的消极性也愈发凸显。

[11]此外,与中国交流密切的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也深受科举制影响。

周代以“乡举里选”

的方式,即由“乡老”

(族长)等选拔本乡土的贤士,经过地方长官的层层上贡,直达中央。

上贡到王的贤士,由王亲自考试,内容是射箭。

在周代以前的社会中,只有统治集团家族的成员才有可能接受教育而成为知识分子,国家机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实际上主要由统治集团内部成员所世袭领有,具体表现就是周代的“世卿世禄”

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即使有某种举荐选拔,也基本上不超出宗法家族的范围。

举荐选拔超越世袭血缘关系的罗网而登上高位的只能是极其偶然的例外。

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

,世卿世禄制被严重破坏,一些原来不是贵族的下层人士得到破格任用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毒医狂妃:腹黑王爷的专宠娇妃 快穿:绿茶女配她身娇体软 撩醒植物人老公后,我团灭了户口本 听到心声后,全京城炸翻了 婆媳间的矛盾 黑天鹅诱捕法则 合欢宗,从俘获师尊的心开始 身体力行 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 人在盗墓:开局获得黑金古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