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回忆过去的美好。以后咱们在这儿做饭、聊天,看到这些笑脸,肯定也会觉得开心。”
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时光小馆” 的装修终于完成。木质招牌挂在门口,“时光小馆” 四个字是韦七特意找木工定制的,字体圆润温暖;靠窗的卡座铺着碎花桌布,每天早上梁念儿都会换上新鲜的向日葵;“故事墙” 上贴满了照片和便签,有网友手写的 “小时候妈妈总在冬天给我煮红薯粥”,还有李珍贵直播时拍的菜品特写;厨房的玻璃隔断擦得干干净净,里面的厨具摆得整整齐齐,瓷砖上的四个小笑脸在灯光下格外显眼。
开业前一天,四人在小馆里试菜。梁念儿做了 “玉米浓汤配芝士饭团”,浓汤里的玉米用的是老品种,甜香浓郁;韦七煎了 “改良版可乐鸡翅”,加了陈皮去腻,味道更有层次;李珍贵蒸了 “南瓜粥配桂花糕”,桂花是她托朋友从老家寄来的,香气纯正;张惠炒了 “外婆的咸菜炒肉”,咸菜是她外婆亲手腌的,带着家乡的味道。满满一桌菜,冒着热气,透着家的温暖。
“干杯!” 李珍贵举起果汁杯,眼里满是兴奋,“祝咱们的‘时光小馆’开业大吉,以后每天都这么热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干杯!” 四人碰杯,果汁的甜香在口腔里散开,像极了他们这段时间的心情 —— 忙碌却充实,疲惫却满是期待。韦七看着眼前的 “时光小馆”,看着身边笑容灿烂的三人,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 他没想到,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能和这三个女孩一起,打造出这样一个充满温暖的小天地。
开业当天,“时光小馆” 果然挤满了客人。有来尝鲜的街坊邻居,对着 “故事墙” 上的便签指指点点,分享着自己的童年回忆;有看到李珍贵直播来的粉丝,举着手机拍照,还特意点了李珍贵推荐的 “南瓜粥配桂花糕”;还有特意从外地赶来的网友,坐下就说 “我就是看到‘妈妈的红烧肉’的故事来的,想尝尝跟我妈妈做的是不是一样的味道”。
韦七在厨房帮忙,看着梁念儿熟练地搅动 “玉米浓汤”,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依旧笑着;李珍贵在角落架起手机直播,跟粉丝分享客人的反馈,时不时还会帮张惠招待一下客人;张惠忙着给客人端菜,耐心地听客人讲自己的故事,偶尔还会在小本子上记下来,说要给梁念儿当新菜品的灵感。
他拿起锅铲,翻炒着 “妈妈的红烧肉”,大师级厨艺让肉香瞬间弥漫开来。一位阿姨尝了一口,眼眶微微发红:“这味道跟我妈妈做的一模一样!我妈妈走了好几年了,好久没吃到这个味道了。” 韦七看着阿姨的模样,心里也泛起一阵柔软 —— 原来,食物真的能跨越时间,把珍贵的回忆重新带回身边。
傍晚时分,客人渐渐散去,四人坐在卡座里,看着窗外的梧桐树被夕阳染成金色,偶尔有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梁念儿靠在椅背上,满足地叹了口气:“没想到开业第一天就这么热闹,好多客人都说以后会常来,还有人问咱们会不会开分店呢!”
李珍贵拿出手机,翻着直播的评论:“你们看,我的粉丝都说想来当义工,还说要帮咱们宣传。等下周粉丝见面会,咱们的‘时光小馆’肯定会更火!”
张惠也笑着说:“食材供应商刚才给我发消息,说以后会给咱们优先供应老品种蔬菜,还问咱们要不要试试他们家新种的草莓,说用来做甜品肯定好吃。”
韦七看着他们,嘴角扬起温柔的笑容:“咱们慢慢来,把‘时光小馆’经营好,让每个来这里的人,都能吃到有回忆的菜,感受到家的温暖。”
夜深了,四人锁上 “时光小馆” 的门,路灯的光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