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察觉的赞许 —— 朱锁锁的社交能力,果然没让他失望。
菜还没上齐,叶谨言便直接切入正题:“韦总,关于徐汇区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想必你已经看过资料了。精言此次寻求合作,是希望启元能注资 5 亿元,作为项目中期的周转资金,我们愿意给出 8% 的年化收益,合作期限 3 年。”
韦七放下茶杯,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语气从容:“叶总,8% 的年化收益很有诚意,但启元投资更看重项目的长期价值与风险控制。根据我们的调研,徐汇区高端公寓的空置率已达 12%,若项目全部定位高端,未来可能面临出租压力;此外,项目目前的抵押率已达 60%,若市场出现波动,风险较高。”
叶谨言眉头微挑:“韦总的意思是,觉得我们的方案不够完善?”
“不是不够完善,是有优化空间,” 韦七打开随身携带的平板,调出项目修改方案,“我建议,将高端公寓中的 10% 设为‘人才公寓’,面向高校教职工与青年创业者,租金按市场价的 70% 收取。这样一来,既能获得政府的政策补贴,降低空置风险,又能提升项目的社会口碑 —— 叶总一直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想必也认同这一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锁锁凑过来看方案,眼里满是惊讶:“人才公寓?这个想法不错啊!徐汇区高校多,肯定有很多人需要这样的房子,还能帮精言打响名声。”
叶谨言沉默片刻,手指在桌布上轻轻划过 —— 他确实看重企业口碑,但 10% 的人才公寓份额,会影响项目的短期收益。韦七看出他的顾虑,继续补充:“至于资金,启元可以分两期注资,首期 3 亿元,待人才公寓方案落地、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后,再注入剩余 2 亿元。这样既能缓解精言的资金压力,也能降低启元的投资风险,实现双赢。”
这番话正好击中了叶谨言的痛点 —— 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后,后续资金压力会小很多,分期注资也能减少精言的利息负担。他抬头看向韦七,语气缓和下来:“韦总考虑得很周全,人才公寓的方案,我们确实可以研究一下。不过,10% 的份额是不是有点多?能不能降到 5%?”
“5% 的份额,很难达到政府的补贴标准,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韦七调出周边同类项目的数据,“您看,隔壁区的‘科创综合体’,设置了 15% 的人才公寓,不仅拿到了 2000 万元的政策补贴,还吸引了多家科技企业入驻,带动了商业部分的客流。8% 的份额如何?既能满足政策要求,又不会过多影响项目收益。”
叶谨言看着数据,又看了眼身边的朱锁锁,朱锁锁轻轻点头:“叶总,我觉得 8% 可行,上次去高校调研,很多老师都抱怨租房难,人才公寓肯定受欢迎,还能帮我们吸引更多优质商户。”
最终,叶谨言放下茶杯,伸出手:“好!就按韦总说的,8% 的人才公寓,分两期注资,明天让法务部拟好合同,咱们尽快签约。”
韦七与他握手,脸上露出笑容:“合作愉快,叶总。”
此时,服务员端上红烧肉,朱锁锁夹了一块放进韦七碗里:“韦总,尝尝这个,至真园的红烧肉最有名了,上次我跟叶总来吃,一人吃了一大盘。” 韦七尝了一口,肉质软糯,甜而不腻,确实美味。
饭桌上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朱锁锁聊起自己刚进精言时的趣事,从不会穿高跟鞋摔跟头,到第一次谈成合作时的激动,说得绘声绘色。叶谨言偶尔补充两句,眼底带着对晚辈的包容。韦七静静听着,偶尔附和几句,心里对这个世界的 “流金岁月” 有了更深的认识 —— 这里既有商业谈判的博弈,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