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更关注功能的趣味性和颜值,适合投放创意短视频、kol 测评;36-45 岁的中年用户,更信任权威平台(如京东、天猫)和线下体验,适合在电商平台开设专题页,联合家电卖场举办体验活动;46-55 岁的用户,习惯通过电视广告、社区宣传获取信息,需要简化推广内容,突出 “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的特点。¢看′书-君? ,追`最-新^章+节-
韦七将这些分析整理成一份 “渠道初步筛选表”,拿给张明看。张明看完后,眼睛都亮了:“韦七,你也太厉害了吧!这些数据和分析比我找的行业报告还详细,而且用户分层特别精准,咱们就按照这个思路来制定策略,肯定没问题!”
接下来的两天,韦七和张明根据初步筛选表,进一步细化渠道投放方案:在短视频平台,选择 3 位粉丝量 500 万以上的科技类 kol,拍摄 “家庭场景自定义” 的实操视频;在小红书,发起 “我的智能家” 话题挑战,鼓励用户分享使用体验,提供 app 会员作为奖励;在线下,与全国 20 家知名家电卖场合作,设置 app 体验区,安排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在电视端,投放 15 秒的广告片,在黄金时段播出,覆盖中年用户群体。
方案初稿完成后,两人将其提交给刘主管。刘主管看完后,对方案赞不绝口:“这个方案做得很专业,渠道选择精准,成本核算详细,效果预测也有理有据。尤其是用户分层投放的思路,很有创新性,比我预期的还要好!”
得到刘主管的认可,韦七和张明都很开心。但韦七知道,方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 比如如何跟踪渠道投放效果,如何根据实时数据调整策略,这些都是后续需要考虑的问题。
周五下午,韦七在整理渠道数据时,遇到了一个难题:不同渠道的效果评估指标不一样,短视频平台看播放量、互动率,电商平台看点击率、转化率,线下渠道看体验人数、注册量,怎么将这些指标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效果评估体系,以便横向对比各渠道的表现?
他尝试用【渠道效果评估(中级)】技能寻找解决方案,但技能中只提到了单一渠道的评估方法,没有涉及多渠道指标统一的内容。正当他一筹莫展时,突然想起了安迪 —— 安迪作为 cfo,擅长数据分析和指标建模,或许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下班后,韦七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在公司楼下等安迪。没过多久,安迪就从写字楼里走出来,看到韦七,笑着问道:“韦七,你怎么在这里?等我吗?”
“是啊,安迪姐。” 韦七走上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难题,想向您请教一下。”
“哦?什么问题,你说说看。” 安迪停下脚步,耐心地听着。
韦七把自己遇到的 “多渠道指标统一” 问题告诉了安迪,还拿出手机,展示了渠道投放方案中的指标列表。
安迪听完后,思考了片刻,说道:“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解决,核心是建立一个‘渠道综合得分模型’。你可以先给每个指标设定权重,比如播放量权重 10,转化率权重 30,注册量权重 25…… 然后将各渠道的指标数据标准化,换算成 0-100 分的得分,再根据权重计算综合得分,这样就能横向对比各渠道的效果了。我这里有一个类似的模型模板,明天发给你,你可以参考一下。”
“太谢谢您了安迪姐!您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韦七激动地说道,困扰他一下午的难题,竟然被安迪几句话就解决了。
“不用客气,互相学习嘛。” 安迪笑了笑,“对了,明天晚上樊胜美说要在家做火锅,让大家一起去热闹热闹,你别忘了。”
“好的,我一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