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她忽然开口,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显得有些突兀,却并不刺耳,反而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你还记得我们上次讨论的精神力感知吗?”
托尼点点头,他正沉浸在刚刚练习完精神力感知后的余韵中,那种能‘感觉’到一杯开水热度的奇妙体验还在持续。*x-i,n_x¨s¨c+m,s^.¢c\o′m\“是的,导师。我能感觉到更远的东西了,不需要用眼睛。”
伊莲妮转过身,她的眼睛在阳光下闪烁着异样的光彩,仿佛蕴藏着星辰。“感知,托尼,不仅仅是‘看’。它是连接,是理解。你现在的感知,还停留在非常基础的层面,像是一个刚刚学会用望远镜的孩子,只能看到月亮表面的坑坑洼洼。”
她走到托尼面前,轻轻按在他的肩膀上,力道很轻,却让托尼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你知道吗?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底层,或者说,在所有可能性的底层,存在着一种更高级的聚合方式。我们称之为‘群体意识’,或者更形象地说,‘蜂群理论’。”
托尼有些困惑:“群体意识?就像蚂蚁或者蜜蜂吗?”
伊莲妮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高深莫测。“不,远不止于此。想象一下,‘纳米聚合物’——一种能够自我复制、自我组织、自我进化的材料。成千上万,甚至上亿个微小的个体,它们可以瞬间组合,融合成一个全新的、具有统一智能和行动能力的整体。个体消融于集体,智能以全新的形态涌现。这,就是蜂群理论的物理模型。”
她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而生命本身,何尝不是一种更宏大、更缓慢的聚合?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氨基酸到基因链,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再到我们今天看到的复杂生命体。这本身就是一场宏大的聚合叙事。”
她伸出手,仿佛在丈量着什么无形的东西:“单细胞生物,在漫长的进化中,发展出了‘群体意识’和‘群体观念’。它们意识到,紧密连接,协同合作,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于是,它们放弃了部分独立性,融合成了多细胞生物。”
托尼听得入了迷,他想起自己刚刚练习的精神力感知,那感觉就像无数细微的信息流在汇聚。“所以,我们……我们,其实是由大约35万亿个单细胞组成的巨型聚合物?”
“没错,”伊莲妮女士的目光穿越了教室,仿佛看到了46亿年前的地球,“想想看,46亿年前,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最初都只是孤立的个体,为了生存,它们想方设法,历经无数次的尝试、失败、再尝试,最终聚合成我们现在这样的超巨型细胞聚合物。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个体生命的伟大叙事。”
她看着托尼,眼神中充满了期许:“你的空间,你的精神力,它们不仅仅是工具,它们可能是连接这种古老聚合本能的钥匙。你的感知,不仅仅是‘感觉’到一杯水的温度,未来,它或许能‘感觉’到整个空间的脉动,‘感觉’到组成这个世界的无数‘细胞’如何协同运作。甚至,或许有一天,你能理解那35万亿个‘你’的微小意识,是如何汇聚成‘你’这个整体的。”
几天后,在元素实验室外的走廊上,托尼偶遇了同样对空间学充满好奇的贵族学生,理查德。理查德正拿着一本厚厚的书,眉头紧锁。
“托尼,”理查德看到他,立刻迎了上来,“你听过伊莲妮女士关于‘群体意识’和‘超聚合体’的理论吗?简直颠覆认知!”
托尼点点头,心中依然回荡着伊莲妮女士的话语:“是的,她说我们身体里的35万亿个细胞,每一个都有自己微小的意识,它们聚合成我们的整体意识,就像星群聚合成星系。”
“对啊!”理查德兴奋地挥舞着手臂,“想想看,35万亿个微小的、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