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瑶的计划,是在走钢丝,是在用最尖锐的针,去试探沉睡巨古的眼皮。
良久,秩序核心率先回应:“理论上,此方法存在极低概率的成功可能。
需构建绝对‘纯净’且符合‘镜面’反射协议的模拟信息流。”
“可提供逻辑校验与编码优化支持。”
万械统合体表示。
“生命感知可辅助确保信息流无任何‘活性’与‘敌意’残留。”
青冠长老道。
“观测网络将全力监控‘镜面’节点任何细微波动。”
观测者之眼聚焦。
归零之寂沉默许久,最终传递来一丝无奈的意念:“……既已决定……便需……做到……极致……‘寂静’之力……或可……掩盖……部分……波动……”
得到了议会的有限支持,林清瑶不再犹豫。
她盘膝虚坐,意识彻底沉入规则核心最深处。
左眼星海中,高效分解算法与自身对“镜面”
结构的有限观察数据结合,开始逆向推演其可能的信息反射协议;右眼深处,“未来之种”
提供着那越既定逻辑的“可能性”
灵感。
她需要构造一段看似无害、甚至可能被“档案馆”
系统认为是“自然规则波动”
的编码,但这段编码内部,必须巧妙地嵌入她想要探知的“疑问”
——关于“档案馆”
本身结构、关于“观察者”
权限、关于“摇篮”
之外信息的疑问。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的过程。
她如同在微观宇宙中编写着最危险的病毒,既要保证其功能,又要确保其伪装得天衣无缝。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一段极其复杂、层层加密、却又散着与周围规则环境几乎完全融为一体的“透明”
信息流,在她指尖缓缓凝聚成型。
它像是一段自然的规则涟漪,却又蕴含着精心设计的“钩子”
。
“准备完毕。”
林清瑶睁开眼,目光锐利如刀。
她深吸一口气,将这段模拟信息流,小心翼翼地、如同递出羽毛般,送向了那枚镶嵌在规则基盘中的“镜面”
印记。
信息流接触“镜面”
的瞬间——
没有抵抗,没有异常。
那“镜面”
如同对待任何自然规则波动一样,忠实地执行着其“反射”
功能,将这段信息流无声无息地“折转”
,投向那未知的、连接着“档案馆”
数据库的维度深处。
成了!
信息流被接收并反射了!
林清瑶和所有议会成员,立刻将感知提升到极致,死死锁定着那“镜面”
节点,捕捉着任何一丝一毫的细微变化!
一毫秒……两毫秒……
就在那信息流被反射出去后的第三个毫秒,那绝对光滑、绝对稳定的“镜面”
表面,似乎……极其细微地、几乎无法察觉地……波动了一下?
与此同时,一股极其短暂、微弱到如同幻觉的、带着某种……“检索”
与“比对”
意味的规则延迟,被观测者之眼精准捕捉!
有反应!
“档案馆”
的数据库,对这段特殊的模拟信息流,产生了处理行为!
虽然无法直接获取信息,但这短暂的“延迟”
和“波动”
,本身就是宝贵的数据!
它证明了“镜面”
并非完全死物,其背后连接的系统,会对特定结构的规则信息产生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