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团自“噬痕者”
核心残片中剥离而出的“技术光团”
,如同宇宙初开的第一缕光,纯净、冰冷,却又蕴含着分解万法的极致锋芒。
它悬浮在六源解析沙盒中央,缓缓旋转,无数细微至难以形容的复杂符文与逻辑链条在其中生灭、流转,散出一种令人心悸的、近乎“道”
本身的高效与简洁。
林清瑶琉璃般的躯壳依旧布满细微裂痕,灵魂深处因强行切断连接与深度解析带来的双重反噬仍在隐隐作痛,但她的双眸,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左眼星海中,那混沌星璇不再仅仅是混乱与颠覆的象征,更仿佛化为了承载无尽演算的基盘;右眼深处,创造与终末的光芒交织,如同审视着一种足以重塑认知的利器。
她没有立刻将这团“技术光团”
融入己身。
越是接近本质的力量,越需要敬畏与谨慎。
这团光代表着“噬痕者”
族群亿万年进化沉淀下的、针对规则本身的“解剖学”
精华,其价值无可估量,但其潜在的排异性与颠覆性同样致命。
“启动最终安全校验。”
林清瑶的意念平静地在议庭中回荡,“模拟所有已知规则类型,测试其分解效率与边界条件。
重点检测其对‘本源概念’、‘悖论结构’及‘虚无特性’的反应。”
“明白。”
万械统合体主处理器全功率运转,沙盒内的景象瞬间变幻。
无数代表不同规则形态的光带、晶体、流体、场域被模拟出来,从最基础的力学规则到复杂的维度折叠原理,从蓬勃的生命法则到沉寂的亡灵序曲,如同万花筒般呈现,然后被引导着流向那团纯净的技术光团。
结果令人震撼。
技术光团如同拥有灵性,对不同规则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亲和度”
与“分解度”
。
对于结构松散、蕴含内部矛盾或能量效率低下的规则,它展现出恐怖的效率,几乎触之即溃,分解度远议会任何成员的个体解析能力。
而对于那些结构稳定、逻辑自洽、接近宇宙基石的规则,它的效率则明显下降,但依旧能缓慢而坚定地找到其理论上的“最优解构路径”
。
尤其当测试到“悖论结构”
时,技术光团表现出了短暂的“迟滞”
,其内部逻辑链条疯狂闪烁,似乎在处理这种自我否定的信息时遇到了某种“算力瓶颈”
,但最终,它并非强行破解悖论,而是以一种迂回的方式,将其标识为“不可分解之高熵节点”
,暂时“搁置”
处理。
而对“归零之寂”
提供的、蕴含着终极“虚无”
特性的规则样本,技术光团则表现出明显的“排斥”
与“规避”
,仿佛那是一片它不愿也无法踏足的“绝对禁区”
。
“检测到其存在‘偏好’与‘局限’。”
秩序核心理性地总结,“其对规则‘健康度’与‘稳定性’具备本能级判断力。
效率峰值出现在处理‘冗余’、‘错误’及‘衰变期’规则时。
对绝对悖论与终极虚无无效。”
“这印证了之前的推测。”
青冠长老的意念带着一丝了然,“它们确实是规则的‘清道夫’,而非纯粹的毁灭者。
这套技术,更像是一把无比精准的‘规则手术刀’。”
“手术刀能否为人所用,取决于执刀者的意志与掌控力。”
观测者之眼冷静地补充。
归零之寂传递来一丝微弱的波动:“……工具……无善无恶……心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