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逝的规则涟漪,似乎变得稍微频繁和……有规律了一些?仿佛在这片虚无之下,隐藏着某种微弱但稳定的“脉搏”
。
终于,在“漂流”
了不知多久后,前方的“景象”
再次生了变化。
在那片极致的虚无背景中,出现了一些……漂浮的、散着微弱乳白色光晕的“结构”
。
这些结构并非实体,更像是凝固的“规则碎片”
,或者说,是失去了活性的“概念结晶”
。
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如同断裂的琴弦,有的像是破碎的纺锤,还有的则像是干涸的河床……无一例外,都散着一种与“织命之弦”
同源的、但却充满了暮气与死寂的气息。
这里……像是一个废弃的“弦理”
造物坟场?!
林清瑶缓缓靠近一块最大的、形状如同半截破损织布机的规则结晶。
她伸出意识触角,小心翼翼地触碰。
刹那间,一段模糊而破碎的信息流入她的意识:
“……第……七千……三百……次……‘可能性’……编织……实验……失败……”
“……模型……无法……收敛……‘秩序’……污染……过强……”
“……放弃……此……‘逻辑支点’……标记为……‘不可用’……”
信息断断续续,充满了实验失败的沮丧与无奈。
她又触碰了旁边几块较小的结晶,得到的信息大同小异,都是关于各种“可能性编织”
实验失败的记录,以及最终放弃这个“逻辑支点”
(似乎就是指这片规则真空区域)的决策。
看来,这里曾经是“弦理之庭”
试图建立的一个前哨站或实验场?他们想在这秩序与混沌(或与其他秩序)的交界处,寻找某种突破口?但最终都失败了,只能将这片区域标记为“不可用”
并废弃。
而“织命之弦”
感应到的,就是这些被遗弃的、残留着微弱“弦理”
波动的规则结晶。
林清瑶心中了然,同时也感到一丝沉重。
“弦理之庭”
当年为了对抗“绝对秩序”
,显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尝试了各种方法,但最终似乎都未能成功。
这片废弃的实验场,就是他们无数失败尝试的缩影之一。
她在这片“弦理坟场”
中缓缓穿行,感受着那弥漫的失败与遗憾。
这些结晶虽然失去了活性,但其结构本身,依旧蕴含着“弦理之庭”
对规则的高深理解,尤其是关于在秩序边缘进行“可能性”
操作的技巧。
她开始如同一个考古学家,仔细地“阅读”
这些规则结晶,汲取其中对她有用的知识,进一步完善自身对“织命之弦”
的掌控,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弦理之庭”
道路的艰难与……悲壮。
就在她沉浸于对这些古老知识的吸收时——
嗡!
一声轻微却清晰的震颤,突然从这片规则真空的深处传来!
不是规则涟漪,而是某种……结构性的震动?仿佛有什么巨大的东西,在虚无中苏醒了?!
林清瑶猛地一惊,立刻停止了一切动作,将自身存在感降至冰点!
她“看”
向震动传来的方向。
只见在那片乳白色规则结晶坟场的更深处,那原本极致虚无的背景中,一点暗红色的光芒,如同沉睡巨兽缓缓睁开的眼睛,悄然亮起!
紧接着,一股庞大、混乱、充满了饥饿与毁灭欲望的恐怖意志,如同苏醒的火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