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万机之源”
散出的无形规则引力线前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
这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空间旅行,更像是在一张无比庞大、由冰冷逻辑编织而成的“神经网络”
内部漂流。
四周不再是熟悉的星空或混沌,而是流动的、散着微弱白光的数据流背景,以及无数纵横交错、如同血管般搏动着的因果链管道。
林清瑶的悖论之卵,此刻化作了一粒几乎不反射任何光线的“信息尘埃”
,紧紧依附在这条引力线上,随着那永恒不变的规则脉搏,向着深渊般的源头沉去。
她不敢散出一丝一毫属于自身的波动,将所有的感知都收缩到极致,如同潜入深海的特种兵,只依靠最基础的导航信标(规则引力线)来判断方向。
寂静是这里的主旋律。
但这种寂静与星核工坊的死寂不同,它充满了无形的喧嚣——是无数规则在绝对遵循指令运行时的“沉默合唱”
,是海量数据在既定通道内奔流不息的“无声咆哮”
。
一种极致的、令人窒息的秩序感无处不在,仿佛连思想本身,在这里都是一种需要被格式化的“错误”
。
她“看”
到巨大的、如同冰山般的定律结晶在数据流中缓缓漂浮,其表面流转着永恒不变的数学真理;她也“感知”
到一些区域存在着强大的逻辑防火墙,散着拒绝一切“不合理”
访问的冰冷气息;偶尔,还能“瞥见”
一些如同深海光水母般的自演化协议簇,它们按照预设的算法,不断地自我优化、迭代,散出一种近乎生命的、却毫无温度的“智能”
波动。
这里,就是“观测者理事会”
乃至其背后“绝对秩序文明”
的规则基盘,是支撑起无数冰冷叙事宇宙运行的底层代码世界!
随着不断深入,周围的“景象”
开始变得更加……抽象和危险。
数据流变得更加粘稠,规则引力线也开始分叉、交织,形成更加复杂的网络。
她需要时刻调整自身状态,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明显是陷阱或监控节点的区域。
有几次,她几乎与一些无形的逻辑陷阱擦肩而过——那些是设定好的、专门用于捕捉“异常信息结构”
的自我指涉循环或因果悖论牢笼。
若非她对悖论的本质有着乎寻常的直觉,以及“悖论之钥”
对同类波动的微弱感应,恐怕早已被其捕获、分解。
她也远远地“观察”
到了一些在此地基盘中巡逻的“清道夫”
单位。
它们不再是外面遇到的那些战斗形态,而是化作了更加适应此环境的信息结构——有的如同流动的银色校对程序,不断扫描、修正着数据流中任何微小的“格式错误”
;有的则像是隐形的逻辑病毒猎人,潜伏在因果链的节点处,等待着“异常因果”
的出现。
这些单位似乎并未察觉到她的存在。
一方面是她隐藏得足够好,另一方面,她此刻的状态——一个依附在规则引力线上、几乎没有任何主动信息交互的“尘埃”
——似乎恰好处于它们监控逻辑的“盲区”
。
它们更关注那些活跃的、试图篡改或攻击规则结构的“显性异常”
。
这给了林清瑶一丝喘息之机,但也让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里的戒备森严。
这还只是基盘的外围区域,真正的核心——“万机之源”
所在,其防御恐怕会更加恐怖。
不知“漂流”
了多久,前方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