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顺风顺水,仅过九日便到了武昌府,下船后直奔布政司衙门。
熊文灿这段时间,都在忙着民间代表之事,承天府先作为试点推行。
经过月余时间的辩证,证明了此举的可行性,并未出现百姓攻击衙门之事。
见到皇帝返回便将此事,详尽举措都做了禀报,崇祯听得频频颔。
只是手却拿着毛笔,不停的写着什么,熊文灿见皇上还在忙着。
便起身躬身道:“陛下,臣便先不打扰了,您有何需要可直接唤人。”
崇祯抬起头道:“接着说,朕都听着呢!
这并不影响朕的思绪。”
“朕往返近两月之期,想听听你都做了哪些事,将过程详尽报来即可。”
该说不说,熊文灿的能力是有的,只是针对农民军上,思虑却与他人不同。
崇祯写完了好几份文书,熊文灿也禀报完毕了,崇祯点头道:“不错,未负朕心!”
“朕这几封圣谕,用六百里加急往大同、宣府、蓟镇、京师、锦州。”
“对了,艾能奇如今在哪剿匪?你可曾收到他的消息?”
熊文灿站起身,躬身道:“回陛下,艾将军己在回军路上,十日前曾收到其部消息。”
“艾将军称其在宝庆府(邵阳),正加朝武昌府赶来,需要臣派人去催促吗?”
崇祯咂舌道:“啧!
他不是往西去了吗?为何跑去宝庆府了?限其两月内赶回京师!”
熊文灿杵在原地,半晌才犹豫道:“陛下,臣无权过问其动向,只知其出征剿匪了。”
崇祯凝眉沉思,他知道艾参奇这家伙,最初被曹变蛟生擒时,他年仅十四岁多。
如今三年多过去也才十八岁,这种年纪正是最叛逆的时候,崇祯想想都直摇头!
很快,五份圣谕全走了,崇祯也打算起程回京,正欲动身之际。
突然传来消息,艾能奇单骑驮着个人,已进了武昌府望山门(南门)。
崇祯一行,遂下马驻足等待。
不消片刻,艾能奇那匹汗血宝马,出现在了崇祯视线。
到了御驾前百余步,艾能奇跳下战马,从马背上薅下来个,被捆成棕子的人。
单手拎着百多斤的人,一路拖行到御前,将人丢在一边单膝跪地。
拱手低头道:“陛下,臣于宝庆府西南,桂林府生擒左良玉,特提前赶回献上此獠!”
崇祯一愣!
内心直呼好家伙,横跨近两千余里了,真是追得够远的呀!
随即,崇祯面露赞赏之色,抬手道:“不错!
朕此行,竟还有意外之喜!”
“因生擒反贼左良玉有功,即日起,升任艾能奇为副总兵,赏银万两回京即刻兑现!”
也许是一咱疾行,艾能奇脸上虽有疲惫,但还是禀报道:“陛下,阿尔善也有功劳。”
崇祯抚须大笑道:“好,好啊!
小家伙总算成长了!
不枉朔国公多次为你求情。”
“朕,险些斩了一位大将之才!
那好,阿尔善升任参将,赏银五千两亦回京即兑。”
两人初时授其游击,于洛阳外编练新军,如今皆因功升两级与一级。
算是武将里的要员了,参将为正三品大员,副总兵为从二品大员。
只不过,不到国公位的勋贵,武将天然比文臣矮半头,顶多算个三品而已。
但在崇祯看来,领着从二品的俸禄,便是正经的从二品大员。
崇祯走上前一脚挑翻,被颠得神志不清的左良玉,狠狠一脚跺在左肚子上。
左良玉惨叫一声,瞬间被巨痛给惊醒,张嘴骂道:“哪个王八……”
骂一半骂不出来了,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