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很快,一个密封的玻璃瓶,被小心翼翼送到了此处,里面是天花病患的脓液。
只不过是经过酒精灭活的,这是在研制疫苗时,特意留下来的一小点。
拿个竹签挑出来一点,放进两片水晶中间,将之固定在物镜下,将眼睛贴上去察看。
果然,什么也看不到!
调整了更高倍数,也是依然无法看到。
崇祯将两块水晶片拿起,仔细看了看突然想到什么,对呀!
这里面少了点东西。
又吩咐人去取甘油,做肥皂时的副产物,这玩意在工部就有,很快便被送了过来。
用竹签沾上一滴,滴在水晶片边缘后,很快便被吸附了进去,充满了两块水晶片中间。
再次固定好看过去,依然还是只能看到轮廓,并不能看到病毒体内,只能看出是细胞。
根据前世的记忆,水痘与天花病毒,还是病毒里最大的,达到了两百至四百五十纳米。
光学显微镜,能看到的最小物体,极限也就是两百纳米,从看到的结果来看。
这第一代的显微镜,可能还只达到看清,四百纳米大小的物体,远未达到两百纳米。
可这些东西,崇祯只能在内心想想,是绝不能讲出来的,否则便太惊世骇俗了。
崇祯将视线从目镜上移开,称赞道:“汤爱卿,你做的很不错,再做个一样的显微镜。”
“这个送到太医院去,今后,就不必再扑在此事上了,想法办做千里镜。”
“最好是能小型化的,比如,放在火枪上那种,能看清五六百步左右的。”
汤若望对皇帝这道旨意,很是不解问道:“陛下,为何不再继续研究,显微镜肯定……”
崇祯笑着打断道:“听朕的不会错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此物已到极限了,明白吗?”
汤若望似懂非懂的点头,犹豫道:“好吧!
陛下说的定然没错,那臣便去做千里镜吧!”
这还真不是崇祯乱说,光学显微镜做到极致,也就能看到两百纳米。
若是还想提高的话,就得用到电学了,那个过于复杂且不谈,光电能暂时都还未解决。
意思就是,显微已经算是到头了,不管如何打磨镜片,花费再多的时间。
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已,还不如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更实用的物件上去。
崇祯的理念就是,对目前无用的东西,做出来就可以了,就当为今后奠基了。
或许…待天下太平,国库充盈之时,这等探究万物本源之学,方有它大放异彩之日。
反而是千里镜,可以用于战争之上,稍做调整便能用于军事,这才是最关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