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宁宫的一幕事五日后,这则情报便被送到崇祯案头。
看过情报的崇祯,对王承恩道:“王伴伴,即刻派人,去通知在京武官前来议政。”
王承恩临出门前,崇祯好似想起了什么,接着道:“对了,叫上内阁四人,还有袁枢。”
如今,程国祥在家颐养天年了,袁枢是被程国祥一直带着,提拔户部尚书只是时间问题。
大明,也许就要迎来,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内阁成员。
只不过,这一切还要通过崇祯审核,看他是否合格,对户部工作是否有独到见解。
约摸过了一个时辰,一行十余人全集中到东暖阁,这里还从未如此热闹过。
连白广恩都来了,这还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朝廷中枢,行礼时都兴奋得不行。
就连喊‘万岁’的声音,都比旁人大很多,见人都到齐后,崇祯将情报递给王承恩。
示意他拿给这些人看,情报流转了一圈后,崇祯抬眼一看见无人开口。
崇祯深吸一口气道:“诸爱卿,朕想再次出征,一举打死建奴,各位对此有何意见?”
这事本应是兵部尚书,兼内阁辅杨嗣昌的,见其犹豫不决,袁枢年轻气盛忍不住了。
拱手劝谏道:“陛下,此举能否推迟一年?一年经历两次大战,户部已难以筹措饷银。”
对此,崇祯一点都不感到意外,询问道:“抚恤完后,户部还有多少银两?”
袁枢早做好一账册,呈递给王承恩后,接着道:“陛下,国库存银,已不足三百万两。”
“抚恤完后,有可能只剩百余万两现银,这已到了极危的红线,请陛下明鉴!”
崇祯皱眉道:“为何太仓库银,会如此之少?商业部那边缴的商税呢?”
袁枢满脸委屈道:“陛下,您不记太仓存银,臣不能挑您的理!
可您今年的政策……”
崇祯顿时尬笑道:“对对!
朕给搞忘记了,又是高薪养廉,又是战争抚恤还要赈灾!”
这不管怎么算,都有点入不敷出的感觉,还剩下两百多万两,这已经很不错了。
其实,这会崇祯内帑还有点钱,只是这钱不能乱动,相当于钱庄的储备银。
防止有人恶意挤兑,最少要留两三百万两,虽然大额存单做了明确限制。
受限于交通上的不便利,提交申请两个月后,方才能予以兑付。
崇祯不想放弃,来之不易的机会,转头问道:“卢爱卿,你估摸着这一仗,要多少银子?”
卢象升盘算片刻后,拱手道:“陛下,臣不建议打这一仗,就算要打也要等到年底。”
“待湖广第二季水稻熟了,以及追缴的税银,全部上来后再打,也不迟!”
对于卢象升的回答,崇祯意外道:“哦!
卢爱卿,这是为何呢?”
卢象升掏出一本奏折道:“陛下,这是臣根据此战,总结的建奴损失兵力。”
“战场上并未看到两黄旗,其它各旗仅有两千到三千人不等,他们精锐最少还有四万。”
“前不久,刚打了一场围歼战,大明牺牲了一万三千余人,这还是有城池之便。”
“若是纯野战,或进攻沈阳的话,臣预估需二十万兵马,所以……”
卢象升以经说得很清楚了,崇祯又转向曹变蛟,问道:“曹爱卿,你以为如何?”
曹变蛟也是摇头表示:“陛下,臣也以为不能仓促出兵,百姓与军队都需要休养。”
崇祯抬起眼眸看了看,点点头道:“哎呀!
是朕太心急了,诸位既然都反对,那便作罢。”
“好啦!
咱们再议一议,关于此战有功之人的,封赏之事宜吧!”
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