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
报纸一出顷刻售罄,茶楼酒肆街头巷尾,人人争相传阅。
百姓们对此,皆是拍手称快,大赞崇祯为万世明君。
士绅则噤若寒蝉,学子深受震动。
其余两京一十三省,各省报纸虽晚些,但也要求全部传达,只在大事时会全国统一。
平日里,各种小事则由当地惠民局,自行布每日时讯,京师并不干涉。
惠民局在商业部推动下,铺张的度越来越快,半年多的时间已深入湖广、江西等。
如今,仅有闽粤、云南等地,尚未完全覆盖到,可能还需半年左右的时间。
次日,京师百姓打算早起买报,未曾料到,又吃到了一个天大的瓜。
内阁辅政五大臣,辅杨嗣昌、次辅程国祥、群辅林欲楫、傅永淳、刘遵宪。
将自家存银、田产、宅邸等,全部在京报中,进行了全民公示,并接受朝廷监督。
这一招,也是崇祯与内阁五人,共同商议后的结果,为此崇祯还许了些许利益。
从内帑给付每人,一千两白银可不公示,算作几人私房钱,他们想如何用都行。
其实,这五人就算有贪腐,那数量也并无太多,一介内阁辅政大臣。
资产全民公未,最高存银者杨嗣昌,存银不足五万两,田产更是一亩没有。
就这五万两白银,还有多笔是有出处的,崇祯年节赏赐等,就占了大头去了。
财产最少的是程国祥,存银五百余两,宅邸是皇帝赐给内阁大臣,临时居住的宅子。
就这九百余两存银,还是崇祯自提出,高薪养廉后次,放的半年饷银。
可以说,程国祥是真的一分没贪,幸好了半年俸禄,不然煮饭柴薪都烧不起了。
另外三人,多少皆有两三万两,百姓对此表示理解,一介辅政大臣这点银子都没有。
那如何对得起,别人寒窗苦读十余年,又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
崇祯玩的这招釜底抽薪,把朝中文武百官及勋贵,直接打了个措手不及。
兼领京营的张之极,在府中也是怒火中烧,家族几百年打拼存银,这要如何公示?
写宅子十余处,良田数千顷?存银更是有几十万之巨?这要是敢公示出去。
明日他英国公张府,就得被京师愤怒的百姓,把府邸都给拆咯!
陛下这招属实是狠辣过头了,张之极感觉这样不行,得去找崇祯主动商量看看。
别等查到头上来了,再被查出来之时,那就更被动了!
张之极对侍女道:“为本公更衣,老夫要进宫面圣!
去个人,给本公递个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