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山东士绅组织学子,暴力抗税一事尚未传开。
只因汇报渠道不同,才造成了信息的滞后,内阁成员也默契的未在朝会提及。
散朝后,崇祯罕见的没有召开内阁议政,他想写点小作文,先站住道德制高点。
再来慢慢炮制,关于学子哭庙一事,这种敏感的事情,处理稍有不慎。
恐会引起,大明两京十三省的恐慌,混乱还会波及管理层,毕竟当官的都是学子出身。
崇祯拿起圭笔,在纸上极写着什么,突然想起什么,抬头道:“王伴伴,去传曹变蛟!”
很快,曹变蛟奉旨觐见,曹变蛟踏进东暖阁时,看到崇祯那紧销的眉头。
放缓脚步上前轻声道:“陛下,臣曹变蛟,奉旨觐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又低头继续写作,沉声道:“曹爱卿,你来啦!
坐吧!”
待曹变蛟落座,崇祯接着道:“湖广与四川楚王、蜀王,两王的叛军剿灭完了吗?”
曹变蛟起身躬身道:“禀陛下,艾能奇在负责剿匪,他说就当操练兵马了!”
崇祯停下笔,不放心道:“艾能奇?他……能做好此事吗?朕是指,他是否会乱杀无辜?”
曹变蛟犹豫片刻,拱手道:“陛下,臣以为能做好,何况还有刘文秀帮他。”
“刘文秀是个儒将,他还是比较明事理的,定能劝阻艾能奇。
加上,臣也严厉警告过!”
崇祯点点头道:“但愿不要出幺蛾子!
记住,艾能奇若是失控,嗯……!”
放下笔,崇祯比划了个抹脖子的动作,他绝不允许任何,不安定的因素存在。
曹变蛟虽欣赏艾能奇,若是真到了失控边缘,对大明来说杀掉他,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看到曹变蛟点头,崇祯接着道:“你派几个亲卫,去给艾能奇传旨,叫他率部即刻进京。”
曹变蛟沉声问道:“陛下,那里又有战事生吗?蒙古袭扰边境了吗?”
崇祯深吸一口气解释道:“非也!
只是,接下来的一场战争,看不到硝烟却会极为残酷!”
“朕调兵回来,只是想护佑京师安危,大明刚经历一场大战,虽然得胜终究是惨胜!”
曹变蛟起身道:“请陛下放心,臣就算拉了性命,也绝不容许任何人,破坏京师安全!”
待其下去后,崇祯拿起写完的文书,仔细检查一番并无不妥。
随手递到王承恩手上,凝重道:“王伴伴,这上面的东西,交给京报五日后出!”
“另外,六百加急送一份,到山东惠民局,命齐鲁报同样刊载,同步向外售!”
“记住,这篇文章在售前,任何人不得外泄,否则全都要死!
叫方正化同去山东。”
三日后,举子哭庙事件才传入京师,一时间百官如炸锅了般,纷纷于朝堂上难。
只不过,相对以前还是含蓄很多,主要宗旨就一个,要崇祯下罪己诏!
崇祯只是阴沉着脸,看着一言不的皇帝,大臣们也不知该如何劝谏。
待议论稍有停息后,崇祯起身道:“此事,容后再议!
朕要考虑三日,退朝!”
两天后的清晨,京师的小童,抱着一摞摞报纸,奔走在京师的大街小巷中。
举着张报纸高呼:“号外……号外!
圣人血脉,非嫡系耶?”
像这种劲爆大瓜,京师百姓还是很愿意,花一文钱买来看个稀奇的。
至于是哪个圣人,买份报纸看看不就行了?反正,朝廷能出来,百姓们便能买来看。
一时间,百姓们纷纷掏出一文钱,从小童手中买过一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