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同进士这些名次,就不该皇帝批复,魏藻德也算是开先河了。
想出任重要官职,就算你文章写出花,内阁与礼部都满意,那也不行!
朕这关你过不去,就看谁敢顶着朕的压力,给你往前面排名次!
又找到葛世振的策论,在答卷上写个‘极好’,在宋应星答卷上,批复‘很好’。
看到高尔俨策论卷,难道真要给探花他吗?这内阁不会找自己麻烦?
要知道,内阁里的大臣,他所知道的就有两人,是跟盐引、茶引有关的。
当然,也不是说他们巨贪,就是正常的孝敬上官,这在明廷官场是正常现象。
犹豫再三,还是批复了一个‘不错’,至于金圣叹,官都给他安排好了。
直接跳过翰林院,安排到工部去了,也没必要批复了,内阁又不是傻子。
皇帝连官位都给安排好了,内阁还把人刷到末尾,这不摆明了跟皇帝唱反调吗?
再差,最少也会安排个进士及地,崇祯低头仔细回想,与魏藻德同科的进士。
还有哪个是忠臣,他想找出来批复,但想了半天也没想到。
索性不再管了,若是真有进士之才,想来内阁也能筛选出来,到时再看名字即可。
策论答卷,皇帝殿前问政,一切流程走完后,时间已到申时初刻(15点)。
崇祯站起身,高声道:“此次殿试问政,朕甚是满意!
都散了吧!”
百官先行礼后退场,待百官都走了后,学子再度行礼,直到皇帝走后方才起身。
由太监领着众学子,退出皇极殿后,才带着众学子出了皇宫。
宋应星出来后,找到金圣叹道:“恭喜金兄,入了陛下法眼,咱们可算是同僚了。”
金圣叹不认识宋应星,正愁时,身旁太监提醒道:“此乃户部左侍郎,宋应星宋大人。”
金圣叹听后顿觉惊奇,问道:“宋大人,下官这厢有礼了。
您为何来参加殿试?”
宋应星畅笑道:“本官与你一样,被陛下从江西调来的,破格提拔为户部侍郎。”
“但是,本官身为臣子,自不能让陛下,落了他人口实,说本官只是一介举人。”
“遂在工作之余,潜心研学应考,这不才来参加殿试的。”
金圣叹惊觉道:“原来,陛下对于人才,早已有过破格任用,下官还担心着呢!”
“听闻宋大人所言,下官这才心安。
不说了,下官要去研究‘烧开水’了。”
宋应星抱拳道:“正好,本官也要去种东西了,告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