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4xx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思路客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 第381章 战前准备

第381章 战前准备(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大小姐有点颠[八零] 流产当天离婚,祈总哭红了眼 乡野医仙 写个童话,铸成诸神黄昏 请不要害怕 大唐混子 傻大春,救救我! 快穿之钓系绿茶攻略手册 唐朝小医娘 锦鲤修仙,我的情报能逆天改命

在皇帝为英烈碑举行大祭后,烈士碑香火每日就不曾断过,京师百姓也会自前来。

英烈碑有专人扫洒看护,还有卫兵全天候轮值站岗,哪怕夜间香火都不曾断过。

这个时期百姓们都穷,京师百姓生活还稍好些,时常有饼子等食物放到供桌上。

春季的西北风依然凛(1)冽,裹挟着关外的风沙吹向京师,风沙被英烈碑生生劈开。

它像一座丰碑守护着京师,正如英烈碑上篆刻的名字,生前为大明战斗到死的决心。

基座上贴的汉白玉,在阳光下闪烁着熠熠辉光,此刻正有百姓在叩祭拜。

这一切,都如实反映到了崇祯那,崇祯对此感到很是满意,他就是要为大明造‘神’。

家天下不可能有什么政党,只能通过造‘神’构成精神支柱,使百姓们心底有信仰。

至于佛寺,那实在不是一个好选择,隐匿田产大肆兼并土地,这都还只是最入门的。

佛门里的肮脏,正常人是很难深入理解的,崇祯查处北直隶寺庙时见过太多。

逼良为娼这都是寺庙基操,更有甚者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当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其实,崇祯本想让各地都做英烈碑,但崇祯太清楚封建帝制下,那贪得无厌的人心了。

本来好好的一处英烈碑,地方官府定会借机搜刮百姓,到时候又会弄得怨声载道。

春耕后进入农闲期,如今大明北方各省,在大力推广下皆已种上了土豆。

六月收获小麦后,会与高粱间作种植土豆,主要是帮助土豆遮阴降温。

总的来说百姓们的日子,相较以前要好过了不少,高粱可以酿酒土豆能当饭吃。

加上小冰河极盛时期,北方普遍温度低于正常值三度,夏季最高温都才二十七八度。

加上高粱的遮阴,正好满足土豆块茎膨胀,所要求的二十五度以下。

往后的上百年都是这种气候,所以完全不担心无法种植土豆,长势好能填饱肚子。

这正是百姓们所需求的,除了不好保存土豆没缺点,户部也有官员时常下乡指导。

主要是宋应星带的学生,严令芽的土豆不能吃,亩产十石丢掉部分也不太可惜。

第一年时,部分百姓都是奔着,官府回收土豆才种的,多数人还是间种

从推广至今已经快两年了,百姓们的土豆收获了两茬了,市面上也涌现出了各种吃法。

这个时间正值农闲时期,崇祯料想建奴会扛不住压力,再度组织入侵关内。

朝鲜所产的粮食,完全不够他们那些人吃,就算将朝鲜刨地三尺也不够。

黄台吉也不傻,自然不会干竭泽而渔的事,那主意就只能打到大明这里了。

如今,离六月初小麦成熟期,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说不定他们都在组织进攻了。

黄台吉那点心思,崇祯自然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既然你想打那就把战火烧到关外。

崇祯一旨令下,将洛阳的艾能奇所部,调到了宣府镇准备出关战斗。

受饷银不足的影响,他们一直也没太扩军,就保持着六千人左右的样子。

战马则更少仅两千匹,还是各前线部队退下来的战马,毕竟只做日常训练使用。

勉强也是够用的,有骑兵对抗演练就够了,张家口互市还驻留了不少战马。

卢象升接到圣旨,说艾参奇会带兵六千来宣府,一时间差点没认出他来。

艾能奇不再似瘦猴一般,脸盘圆润还挂着将军肚,这才是成熟武将的标准配置。

肥肉下的肌肉充满了爆力,卢象升引艾能奇进了张家口,一路寒暄着进了帅府。

艾能奇身边,还跟着一稍显消瘦的青年,看着比艾能奇大点作书生打扮。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反贼 大明补牙匠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被废三年后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铁马冰河肝胆照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