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甲在有按部就班的生产,只是产量暂时还上不去,提高产量只能慢慢来。
次日,崇祯找到了挖河的黄守才,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便走了。
这是一个长期工程,没有个大半年,是很难挖通这条运河,和大量支流灌溉渠的。
又去了开封府及下辖散州,郑州、禹州、许州(今许昌)等地,每处都停留了一两天。
指导各地广挖水库,以面临未来两年更严重的旱灾,这时期除了水库,并无更好的办法。
各地的小麦都种了下去,开封府知府上任有一年多了,之前就说要去看视察的。
最后一站定在了开封府,御驾不动声色的到了开封,不提前通知就是想看真实的一面。
在城外的田间地头的空地上,崇祯看到很多百姓挥舞着锄头,正在卖力的挖土挑土。
看其规模有丈许深了,这不正是用来蓄水的水库吗?都还没有正式通知开封府呀!
他怎么就先挖上了,看其规模还真不小,每隔几十亩地就能看到一个坑。
崇祯走到一个坑边蹲下,向正在里面挖泥的百姓问道:“这位老哥,你们这是弄啥呢?”
正挥舞着锄头的汉子,停下锄头擦了把汗道:“这位老爷,咱这是在挖水……水库!”
“喔?这是谁让你们干的呀?挖水库有酬劳的吗?”
崇祯感兴趣的问道。
汉子搭了个望山道:“这是咱们徭役的活,没有酬劳的!”
“但知府老爷说了,这是用来抵御旱灾用的,现在小麦种下也不用太管了。”
“知府老爷说过,朝廷体恤咱们老百姓,每天包一顿白面馍管够。”
这农户说的没错,现在是十月底天气渐凉,小麦出苗管理完成后就是农闲。
别看现在天气凉爽,高体力劳动还是会出汗,更何况是在深坑里挖土没一点风。
与其说挖的是水库,不如说是丈许大的深坑,崇祯好奇问道:“你们这个要挖多深?”
汉子挥起锄头又挖起了土,边挖边道:“府里的举人老爷说过,要挖两丈深才行。”
在开封府,如果是往年丰水的年份,挖两丈深都能当井用了。
但是,这几年的持续性干旱,让地下水逐年下降,喝水的井都要打到四五丈才能出水。
这种丈许大小,两丈深的水库,大概能蓄够十亩地小麦的用水。
当然,这种远离灌溉渠的水坑,就只能靠天下雨来补充了。
同时,较深的水坑水份蒸的度,要比那种大型水库慢上许多。
看来这开封府内,还有善于观察天象的人,这个举人有点意思!
待会去开封府,定要好好问问看,对挖坑深度提出见解的举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跟汉子道了声谢,崇祯站起身向四周看去,随处可见荒地间都在挖坑。
这开封知府也有点意思,还从未给他传旨之类的,他自己就组织百姓在挖水坑。
而且,还颇具创意的用小而深的坑,这里面定是有些许故事的。
明明徭役是自带吃食,他还管百姓一顿白面馍,别看只是几个馍馍,效果完全不一样。
崇祯一路打马来到开封府,这里是河南布政司的治所,开封知府的治所也在这附近。
李若琏上前亮明身份,守门衙役跪迎一众人进入,崇祯跳下坐骑踱步而入。
开封知府盛以恒正埋头疾书,听到有人进来抬头一看,瞪大了眼睛又揉了揉。
确信来者正是皇帝后,赶紧起身让坐跪倒在堂下,叩见礼后崇祯让其平身。
崇祯面带笑意道:“你干的很不错,朕的圣旨还未往开封,你就挖了这么多水库了。”
盛以恒躬身道:“谢陛下赞誉,臣今后定当万死不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