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国祥催促着跟随在旁的小太监,要他脚下快着些走,但宫廷礼仪又不能枉顾。
小碎步尽量走快些,要不是在后宫必须有太监陪着,程国祥怕是早就往乾清门跑去了。
程国祥边走边在想:改天得劝劝陛下,把日常工作地点挪到外朝来,这也太不方便了。
后宫的安保等级是很高的,除了皇帝妃子任何人胆敢乱跑,搞不好要被射成马蜂窝。
至于守卫宫廷的,就是司礼监下属的御马监太监管理,这人就是武力值尚可的方正化。
至于曹化淳早在十二年,便已告老还乡回了武清县,如今秉笔、掌印太监都是王承恩。
崇祯是极其相信王承恩的,也不怕会再培养出个魏忠贤,一个能被单独立传的太监。
王承恩的道德操守,要比某些满肚子坏水的,文武官员可要高尚的多。
崇祯在刚来之时,就看穿了后宫不安全,让方正化全力培养了一支,独守后宫的‘净军’。
就是那些被周皇后遣散的太监,崇祯安排人重新将之召回,并对他们秘密训练过。
主要练的是弓箭、火枪成阵型射击,内朝的安全就由这些人负责。
程国祥出了乾清门,询问了守在门口的锦衣卫,才知晓李觉斯往皇极门去了。
出了乾清门之后,这里就属于外朝工作区了,跑起来也没人会将你射成马蜂窝。
程国祥一路小跑着往前追,在皇极殿前广场方才追上,看着前方风中行走的身影。
程国祥招手道:“李府尹,等等……你且稍等会本官呀!”
李觉斯听到身后有人喊,驻足转身看到是程国祥,一路小跑着正追赶着自己。
李觉斯赶紧迎回一段,边走边道:“哎呀!
程阁老你跑这般快,所为何事呀?”
程国祥扶着李觉斯,口中连呼带喘的咳嗽着,显然他这一路小跑消耗不少。
崇祯赐的参茶算是白喝了,李觉斯为程国祥顺着气,劝道:“阁老,您以后少跑些吧!”
程国祥深吸了口气道:“不妨事!
刚才陛下所说的万寿圣节,你以为当如何处理?”
李沉斯是能臣,自然能猜出程国祥此话是何意,但这不是他该过问的事情。
讲好了啥都捞不到,这事要讲不好还得罪人,索性装傻道:“此事,下官不知呃!”
“陛下安排阁老下旨意,您按往日流程做好圣旨,交给陛下用玺不就好了吗?”
程国祥边走边道:“这个本官自然知晓,关于藩王进京之事,勿要再传入他人耳中!”
李觉斯频频点头道:“下官明白,此事下官就当没听到,请阁老放心吧!”
两人边走边聊一路往前走,正出了端门往承天门而去,突然!
一阵雄浑的鼓声传来。
两人眉头一皱对视一眼,同时惊呼道:“糟糕!”
两人不约而同的想到,登闻鼓这都快几十年没饷过了吧!
这是哪个虎拉吧唧的人敲的?
理论上登闻鼓响之后,当事人会被带到六科给事中面前,在六科监督下陈诉冤情。
然后,才会交由刑部审理,这种都属于地方官府不予办理,但是今天来的这人有点特别。
特别在哪里呢?他头上顶着本泛黄的《大诰》,六科给事中一看这事情有点大条了。
这玩意都两百多年了,咋还有人能将之保存到如今,而且还保存的那么好。
《大诰》在建文元年就下令废止了,但这事真要有哪家不清楚,将这玩意留存到如今。
还在家训里写上,可顶着去京师向皇上告状,这事就看哪个皇帝敢不接。
不接,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后世皇帝不接就是不孝。
接吧,它的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