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方便放些货物什么的。
毕竟从关内来此地,还是有段不短的路程,每次带的货物卖好些天。
这里最大的商人是汪箕,其次便是刘志,后者算是被他掏上了。
汪箕当日推荐他,纯粹是担心自己没经验,毕竟晋商在边境互市这块,比他要熟得多。
两人一拍即合,历经险阻才落脚于此,过程虽然危险但确实赚钱。
从关内运来的东西,自然是蒙古人需要的,不管何物都特别好卖。
就是地盘太大,货物运到此地后,远一些的人没个十天半个月,他们真赶不过来。
加上两人有大明官方背景,出关手续都是户部特批的,孙传庭也从未干过吃拿卡要。
两人这两年,赚的银子比往常十年,加起来都要赚得多。
主要是战马、牛羊这些玩意,完全不用担心销路,运回关内朝廷就收了。
只是皮货这些玩意,只能自己找渠道销售,但在京师那也属于高端货。
他们还收购牧民,平日里采集的野生药材,这在关内那都是抢手货,利润还高得离谱。
所以,刘志成一个被晋商团体,排挤边缘化的小人物,一跃成了晋商里的巨富。
晋商也并非全都坏,随着刘志在互市赚到银子,山西再度涌现出一批商人。
也被称为新晋商,又开始做起了边境贸易,只不过其他人就没这么好运了。
因为没有朝廷背景,他们出关的货物,要接受严格的检查!
走山西出关是孙传庭管,走张家口出关是卢象升管,这两处地方别想夹带私货。
加上前面八家晋商,被朝廷血腥镇压,你说他们不怕那是假的。
但商人有一个特性,他们属于早期的资本家,利润一倍之时,就敢践踏世间一切法律。
当利润过三倍时,掉脑袋他们不敢干,哪里有银子赚,哪里便有他们的身影。
崇祯之所以下令,严查任何出关的商人,就是为了堵死建奴,粮食获取渠道。
汪箕与刘志能从关内运的,也仅是食盐与茶叶,还有丝绸、锦缎等。
瓷器只在贵族好卖,普通牧民他们并不需要,瓷器的诱惑力远不如铁锅。
铁锅由于是铁质的,连刘志都不能插手,虽然是生铁并非熟铁。
但谁知道,卖太多生铁锅的话,会不会转手到建奴手中。
毕竟,他们接收了登州火器坊,大批被挟持过去的匠人,生铁熟化只要控制碳含量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