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西路军也派来求援信使,称其步兵快要抵挡不住了。
请济尔哈朗增派援军,济尔哈朗在中军营帐中来回踱步,战事正朝失控的边缘展。
济尔哈朗在考虑,这种添油战术难道还要继续?若只是一条战线打不过尚且能理解。
三条路同时打不过,仅后路军尚未传来不敌的消息,济尔哈朗还期望后路军能打赢。
再回过头来支援其它几路,哪曾想北路军败报的确未曾传回,但也未传回大胜的消息。
这让济尔哈朗甚为焦躁,他在考虑是否要走北路撤军,明军呈四路围攻之势。
真有可能是奔着围剿而来,但又不太像尽全力的样子,围剿你不探明对方有多少人?
不管现在撤不撤,先派人去支援北路留条生路,才是现下的当务之急。
于是,济尔哈朗再次下令,向北路增派两千步兵,不求胜只求双方能相持住。
此时,中军仅剩五千余人,经过深思下令兄长图伦,先退回孟家窑建立列阵防御。
他自己则亲自带四千人,前往东路会一会曹变蛟所部,他认为曹变蛟才是最可怕的。
殊不知,正是他这错误的决定,差点让整个西线战场全盘崩溃。
济尔哈朗点齐兵马刚出半刻钟,还未接近战场便接到尼康,后续派出的求援信使。
一次更比一次急,第四批信使过来后,便再没有信使过来了,济尔哈朗大感不妙!
催促士兵尽快行军,但他忘了这四千人全是步兵,再怎么快二十几里路用时定然不短。
向北栅子行军到半途,便遇到了尼堪带着四千残兵,从前线退了回来。
汉八旗的三千人早就战死了,尼堪见势头不对下令撤退,并留下蒙满八旗各一千断后。
他带着三千满八旗撤出了战斗,在建奴眼里其余人都是炮灰,科尔沁部地位稍高一点。
尼堪留下一千满八旗断后,并非心疼科尔沁部的战士,他只是担心蒙八旗守不住。
尼堪遇到来支援的济尔哈朗,打马上前在马上行了一礼道:“郑亲王,事不可为撤吧!”
济尔哈朗询问道:“你们几千人,对曹变蛟部造成的损伤如何?”
尼堪情绪低弱道:“郑亲王,请恕末将无能!
曹变蛟这支明军跟以往明军完全不同!”
“每个士兵战力都极强,而且他们极善战阵之法,三人、五人配合起来天衣无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