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部派来的使者,此时并未在汗王的宫殿,曹变蛟进来时双方并未碰面。
衮布汗与曹变蛟见过多次了,两人相较于旁人还是比较熟的,两人见面后热情的拥抱。
衮布汗王爽朗的大笑道:“曹侯爷,本王没想到明廷如此守信,这么快就来送抚恤了吗?”
曹变蛟等朝克翻译完后,摇头道:“汗王您误会了!
您的战损与斩敌还未统计完成。”
“抚恤与赏赐,暂时还不清楚有多少,您要的粮食大明皇帝陛下,定然不会少了你们的。”
“但是……陛下!
对汗王您所做的一件事情,极度的不满意!”
“朝中已经有鹰派大臣叫嚣,要求朝廷出兵以伐不臣,幸得本侯在其中全力斡旋!”
“不然,本侯这次就不是两人过来了,五万大军都已出关,本侯紧赶慢赶才追上。”
衮布汗满脸疑惑道:“曹侯爷,不知小王何处惹到大明皇帝陛下了,还请提点一番!”
曹变蛟看了眼王殿外,耸耸肩道:“若是本侯未猜错的话,鄂尔多斯部使者尚未离开吧?”
衮布汗王怕不怕明廷呢?讲真的他并不是很怕,大不了迁徙回漠北就是了。
只是可惜了漠南这片草场,明廷对此地没有兴趣,只要他一走势必会被他人占据。
他接见鄂尔多斯部的使者,只是为了联合一个大势力,防着点各部的敌人。
衮布汗心里很清楚,漠南草场确实很肥美,但这地方也是三方大势力的角力场。
明廷、清廷、蒙古诸部,一招不慎随时都有可能,被人吃得骨头渣滓都不剩。
别看现在跟明廷好,但谁知道今后的事呢?提前跟鄂尔多斯部沟通一番。
只是多为自己准备一条路,至少现在的衮布汗王并没有,去袭扰大明边境的想法。
但他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接任者就一定不会,这事在明廷看来确实做得不地道。
找盟友惹明廷不开心,不找盟友怕被清廷征讨,这不是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嘛!
整个漠南蒙古,自己部落除了鄂尔多斯部,便再难找到其他盟友了。
其他部落都是彻底降清了,自己前不久刚联合明廷,进攻了建奴的西路大军。
黄台吉睚眦必报的性格,势必会起大军征讨自己,鄂尔多斯部就是最好的盟友。
别看他们名义上投降清廷,实际上并未受清廷控制,也压根不用听黄台吉的命令。
这次,鄂尔多斯部之所以进攻大同,完全是因为干旱致使草场枯萎,养不了那么多牛羊。
不抢点粮食会饿死子民,此次未劫掠到粮食不说,还惹得明廷怒火中烧打上门来了。
这真是母鸡孵小鸭——白忙活了!
此时的鄂尔多斯部,简直就是一整个大无语。
尤其是,他们的使者在听说,衮布汗联合明廷打了建奴,还得到了上十万石粮食。
这事让鄂尔多斯部眼红了,前面就曾说过老天是公平的,天灾从来不是霍霍一个人。
从崇祯十年开始的干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都深受天灾的祸害!
衮布汗王低头道:“侯爷,小王并没有威胁大明之意,联合鄂尔多斯部只是出于自保!”
“小王派兵袭击建奴,黄台吉的报复很快会来,还请向大明皇帝陛下说明此情!”
听完翻译后,曹变蛟嘴角一扯道:“本侯是一介武夫,说话也比较直接!”
“若是有何不对,还请汗王勿要怪罪!
您担心建奴派兵征讨土谢图汗部。”
“此事,在本侯看来很好解决,就是不知汗王要不要听!”
衮布汗王听完朝克的翻译,点头道:“侯爷,您请试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