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章保野不保真!
)
当曹变蛟带着部队,赶到东南方向黄河边时,先撤退的千余人早已搭好浮桥。
这几年持续的干旱,黄河水位降到了极值,说是浮桥还不如说,只是在河中丢几块木头。
甚至,多地黄河段都已干涸断流,人可涉水而过,极端天气的影响从来不是单向的。
鄂尔多斯部同意鞑子联手进攻,也是出现了大范围的牲畜饿死,导致部落食物严重不足。
水源枯竭致使牧草大面积枯萎,加上崇祯最近两年,加强了对粮食走私的打击。
塞外诸部的粮食,主要源自于八大晋商的走私,崇祯铲除他们后塞外日子更不好过了。
这不,鞑子只是稍一撮窜,鄂尔多斯部便举全族之力,大举进攻明朝边境。
无非是想劫掠些粮食,鄂尔多斯部大汗额璘臣,万万没想到明廷敢派人来攻打他们。
明朝除了远离黄河沿岸之处,干旱相对来说影响并未太大,这得益于持续两年的投入。
挖了大大小小近万水库,流民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同时也抑制了干旱洪涝的肆虐。
如今大部份流民都被,安置到缴获的庄田里,三王加寺庙共清查出,近十二万顷的土地。
以往这些土地,这些土地大部分都是权贵阶层,强行征用卫所兵进行耕种。
免费的劳动力还不用给粮食,卫所兵全都敢怒不敢言,整个产业就是一条利益链。
想告状都没衙门受理,朝廷两大动作不仅整治了各地藩王,同时也打击了既得利益者。
今年的极端干旱,只影响了河间府、保定府等,加上河南、湖广、南直隶等地的漕粮。
完全能应付得过来,甚至还能有些许结余,毕竟受灾面积实际仅几个府。
这要放在崇祯十一年,受灾面积都按几个行省来算,受灾人口几近大几百万级别。
这剩余的粮食,并不打算存储下来,崇祯打算在粮食上做点文章。
崇祯这一决定,曾被内阁严厉抗议过,内阁四人表示这会让朝廷,面临大灾时手足无措。
被崇祯一句话堵了回去,土豆经过宋应星不计成本的育种,已经育种了五次。
才一年半为何能有五次呢?冷了盖羊皮大棚热了放冰块,土豆成熟周期差不多九十天。
听说土豆亩产有近十石,程国祥双眼瞪得如铜铃,这种亩产简直如闻所未闻。
才同意除北直隶所用粮食外,将所剩无几的粮食拿出来,当然这所剩无几是对大明来说。
曹变蛟看了眼浮桥,又朝黄河上下游看了一眼,询问道:“上下游两端,都探过路了吗?”
斥候上前拱手道:“侯爷,黄河上下游的水的流,与此地相差无几。”
“但要找到如此浅滩却不多,往下九十余里有一处,往上游百余里也有一处。”
亲卫上前问道:“侯爷,陛下让咱们支援宣府,咱们是现在过河吗?”
曹变蛟摇头道:“过什么河?鄂尔多斯部万余大军,正在窥视延绥边镇长城隘口。”
“他们得知老巢被袭,定然会全力回援。
将河套区域舆图拿来,待本侯看过舆图再决定。”
亲卫跑向自己战马,将羊皮特制而成的舆图,从马鞍边的袋子拿出来。
将舆图展开抚平,铺在曹变蛟身前的草地上,曹变蛟蹲下来仔细看着。
根据前几次鄂尔多斯部,进攻大明的边镇的情况,他们大多会在三处地方起进攻。
东线进攻延绥镇榆林卫,西线穿越毛乌素沙漠攻宁夏平原,另一处则是攻保德州。
曹变蛟所部是走保德州出的关,并未碰到鄂尔多斯部的兵马,那就只剩下两处地方了。
宁夏平原要穿过贺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