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国祥用完药后,身体轻松了不少,于是借着来东暖阁禀报起政务来。
程国祥从袖袋中拿出一本折子,恭敬道:“陛下,这是今年冬天臣统计的受灾情况!”
“陛下,您看是否要调拨银两过去?另外,今年黄河的疏河工程,又已经开展了两个月。”
“这是参与的流民数量,划拨的粮食和银两,银两主要用于官员俸禄和采买粮食。”
崇祯接过奏折,逐条的仔细看了起来,不时皱眉摇头暗叹,这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这比辽东投入还多,经过几场正面和敌后战役下来,鞑子最近一年老实了很多。
鞑子甚至都未再出兵,攻打过关宁锦防线,但据细作探查到的情报,他们搞朝鲜去了。
那就不是崇祯能管得了的了,自身都难保哪里管得了藩属国,等朕把大明收拾清楚再说。
崇祯放下折子,问道:“去年从朕提出以工代赈开始,总共投入了多少银两了?”
程国祥在内心计算一番道:“回陛下,去年定下黄河沿线疏河,共计投入二百万两。”
崇祯再次问询道:“那各省的地官府,全年上报的匪患,相比前年是否有所减少?”
程国祥点头道:“回陛下,匪患确实少了有两成左右,官府依然要投入不少银两剿匪。”
崇祯皱眉思索不应该呀!
黄河中下游沿线流经了,南直隶、北直隶、河南、山东四地。
而参与疏河的足有五十余万人,也就是说每人仅可分得白银四两,这个数字并不是很高。
可以说只能堪堪够活着,但朝廷的介入至少能活下来,那为何匪患并未降多少呢?
很明显,这定然有地方官府养寇自重,当然!
也有可能本身就是官府自己人。
一边找朝廷申报剿匪银,一边假扮匪盗抢劫过往商旅,其实商品溢价过高也与此有关。
想明白其中关节,崇祯阴沉着脸道:“程爱卿,这匪患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商路不畅致使商品溢价过高,朝廷投在剿匪上的银两,每年有多少爱卿可曾统计?”
程国祥听完皇上的话,感觉这里面确实有猫腻!
按道理来说,流民既然有了活命之法。
那各地的匪患就应该显着降低,那为何只有区区两成呢?地方官府报的剿匪银有多少呢?
每年下来,朝廷在两京十三省各地,投入的剿匪银足有一百万两之巨!
就这,还是铲除李、张二贼之后,那之前是多少银两呢?足有三百万两之巨还逐年递增。
朝廷的银子就那么点,这里多了别的地方就少,辽东每年庞大的军费还不能砍。
现在砍了就是动了辽东将门的蛋糕,搞不好他们直接打开山海关,那乐子可就搞大啦!
不动则已,动必碾压!
这是对付辽东将门最有效的手段,现在只能先哄着他们。
崇祯觉得,有必要巡视各疏河工程了,虽然派了锦衣卫但依然不放心。
流民依然是现阶段头等大事,就算朝廷剿灭了李贼,明年又可能蹦出个王贼、赵贼。
崇祯思虑后问道:“程阁老,国库存银尚有多少?南方的粮食现在是何价?”
程国祥神色不善道:“陛下,您又是哪里要用银子,国库可没多少银子了!”
崇祯讪笑着摇头道:“哎呀,你放心!
朕并非盯上国库银子了,朕意是扩大疏河队伍。”
“加大投入的银两,如今只能保证流民活着,现在需要保证流民生活得更好!”
程国祥听后惭愧道:“陛下,是臣误会您了,臣真该死呀!
您心里关心的只有百姓。”
崇祯调侃道:“爱卿,你现在才知道吗?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