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祯抬了抬手道:“平身,征收商税之事,想必民间已知晓,朕想知道外间情形如何。”
李若琏起身,声音略带一丝凝重道:“陛下,臣正是为此事而来,坊间消息有些不太好。”
崇祯丝毫不觉得意外,这次征商税动了权贵的蛋糕,崇祯无所畏惧道:“挑重点说!”
李若琏拱手道:“陛下容禀,自商税之事起,臣加派了人手秘密监视,京师各大商帮。”
“以往,与武清侯府有勾连的,官员跟布商私会频繁,但又不是大规模聚集。”
“他们正在商良的是,将税银加到布匹中去,以煽动百姓抵制商税。”
崇祯嗤笑道:“呵!
意料之中他们也就这点招,还有吗?”
李若琏继续道:“其次是粮商跟盐商,一些大商号在暗中串联,也想将税转嫁到货物上。”
崇祯不屑的轻笑道:“看来朕这一刀,砍在他们心尖上了,想联合起来逼朕让步?”
李若琏沉声道:“陛下英明,臣以为此风断不可长。”
“臣请旨,将那些敢私下串联,口有怨言者立即捉拿,以儆效尤!”
崇祯轻轻的敲击着御案,并未立即给出答复,强势镇压固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若真激起大规模,商人罢市或民变,对征收商税的新政,必然是毁灭性的打击。
抓人并非最好的处理方式,温水煮青蛙才是,让那些反对商税者,无法联合才是关键。
念及于此崇祯缓缓开口道:“先不急着抓人,李爱卿,你去替朕办几事。”
“请陛下吩咐!”
“第一,找人放出风去,就说朝廷市税司衙门初立,陛下感念商贾经营不易。”
“特许批主动足额缴纳,崇祯十二年商税的商户,允许其悬挂‘诚信纳税’牌匾。”
“牌匾由朕亲自题字,有此牌匾的商户,朝廷或地方官府采购物资,择先选定这些商户。”
“另外颁布御赐小册,能通行大明全境,无需路引!
限三十户再多朕写不完了……”
李若琏眼睛一亮,恭维道:“陛下,此计甚妙,许以利益和御笔提字。”
“总有小商户愿意缴税,可争取一部分人心,还能打破大商户垄断结盟。”
崇祯接着道:“第二,你亲自去崇文门,找私下集会过的布商,不必带大队人马,带几个亲信就行。”
“挨家‘拜访’那几个,跳得最欢的布商,告诉他们朕已经知道,他们所商良的对策。”
“再告诉他们,武清侯府上的帐房,在北镇抚司诏狱过的如何。”
“问他们是想步其后尘,还是按规矩老实缴税,今后安稳做生意,不再受官员盘剥。”
崇祯又叮嘱道:“记住语气要‘温和’,顺便说一声朕的刀,快得狠也准得很。”
“杀鸡儆猴的鸡,武清侯是第一只,但绝对不是最后一只。”
李若琏心领神会,兴奋道:“陛下的话,臣定会清清楚楚带到,不知陛下可还有吩咐!”
崇祯摇头道:“没有了,下去执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