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离上次的大败,才过去大半年,理应不该进攻如此仓促。
但上次,不仅未劫掠到任何物资,还损失兵马好几万,还折了几员得力大将。
没错,不管是皇太极还是各位亲王,都认为只损失了几万人。
那损失的大几万汉人签军,和投降的汉军、蒙古军,在他们看来那就是一次性物资。
再加上六月份没有接到粮食,本来应在六月底,大明麦子成熟时就拿到粮食的。
这一下彻底慌了,加上晋商走私的商队,回去以后就再也没出来。
皇太极推测大明境内,肯定出大问题了,而且就是针对他们的。
结果,京师的细作传回的消息,果然印证了他的猜测,晋商八大家全被抄家了。
连旁系分支都未逃出来,除了尚在走私路途上的,几乎全员被抓。
皇太极不得不,冒险再次搏一搏,若是在入冬前没有粮食,他都不知要冻死多少旗人。
就连这次大军出征的粮草,都是从朝鲜强行征来的。
什么?朝鲜没粮食会饿死人,他们没粮食关旗人什么事,这就是鞑子全员的想法。
济尔哈朗瞥了一眼下手的阿济格,皱眉道:“阿济格,打仗不是赌气!”
“明军依托坚堡利炮,哨骑又如此猖獗,说明其戒备森严士气正高。”
“冒险强攻只会正中其下怀,我八旗勇士的命,不能白白填进明军的炮口里。”
济尔哈朗顿了顿,语气再次加重道:“皇上命本王为大帅,你若擅自行动,坏我军大事!”
“别怪本王军法无情,将你就地正法,听懂了吗?”
阿济格虽然不服,但被其气势和身份压了两头,不得不低头抱拳道:“得令!”
虽然阿济格没有政治智慧,但基本的人情世故还是懂的,济尔哈朗连皇太极都很信任。
他不管从爵位还是年龄上,都要低于济尔哈朗,自然不敢顶撞他,气得将头扭到一边。
济尔哈朗自然,也看出了他的不服,但这莽货能压制住就好了,哪里还能奢望他服气。
济尔哈朗不再理会阿济格,扫了眼帐中诸将道:“明军斥候如此活跃,其用意无非两条!”
“一是想探清我军实力,二是想扰乱我军心,传本王令!”
“各旗斥候多加小心,减少小股深入,以大队斥候相互掩护。”
“定要探明各堡火炮位置,有多少门火炮,和明军士兵有多少。”
顿了顿再次道:“另外传令尼堪部,张家口是硬骨头,卢象升不好惹,要其务必谨慎!”
“不要求他胜,只要拖住明军主力,让卢象升无暇支援大同,本王就记他头功!”
命令一道道的传达下去,鞑子的战争机器,在归化城内外极的运转起来。
与长城内孙传庭、卢象升部,厉兵秣马的紧张态势隔空对峙。
双方斥候的鲜血,染红了长城外的草场,惨烈的交锋在关外,数十里宽的地带频频上演。
双方的每次遭遇,都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微型战争,赢的一方才有资格活着。
两边都在试探,但又都保持克制,都在等待那个足以打破僵局,起致命一击的时刻!
小冰河凛(1)冬的阴影,正从遥远的北方无声迫近,无时无刻不在催促着济尔哈朗。
但是这是一场生死存亡之战,若此战再败鞑子的实力,恐怕要跌落到谷底。
到时用不着明军出手,漠北蒙古就能要了他的命,皇太极西征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
崇祯在月余前就收到,鞑子大军压境的消息,他派曹变蛟带两千余骑,去了漠北蒙古。
采用的就是霍去病式打法,打蒙古也只能这么打,只要有后勤就能拖死明军。
现在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