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看着大笑的皇帝,也是丈二的金刚——摸不着头脑。
崇祯笑罢道:“朕知道,爱卿对农业颇有见解,朕提供几样物品,尽快将其做成肥料。”
宋应星躬身道:“陛下,不知是何物,制作出来的肥料是否优质?”
崇祯挑眉道:“爱卿你且记下,半份到一份硝石,三份腐熟粪肥、二份草木灰、一份煅烧动物骨骼粉。”
宋应星不解道:“陛下,硝石不是用来做火药的吗?也可以用来做肥料吗?”
崇祯点头道:“是的,但用量定要控制好,不然容易使土壤盐碱化。”
肯定很多人不知道,硝石还可以用来做化肥,硝石的化学名为硝酸钾。
里面的含有较为丰富的氮(138)和钾(466),这两样都是农作物必需营养。
且纯度极高无需土壤再次合成,崇祯三年宛平县志有载,硝肥田则苗壮。
古人虽然不懂其中原理,但并不妨碍他们了解,并将其作用到田间。
有了氮和钾就只缺磷了,动物骨骼和鱼骨,含丰富的磷源,硝石作肥有个严重的问题。
它会使土壤盐碱化,那么加入腐熟粪肥,和草木灰就能起到,中和硝石中的盐碱度。
宋应星躬身道:“陛下,此物恐需较长时间测试,不知……”
崇祯摆手道:“不需要测试,制作出来便可小范围使用,切记!
说是你做出来的便行。”
“记住,稍大范围的使用,需在下雨前一两天,在盆栽测试中浇透水即可!”
宋应星不解道:“陛下,这是您教授臣做的,为何要说是臣做出来的?”
崇祯叹息道:“程阁老太老了,他很快就会因身体原因,向朕提出要求致仕。”
“朕,需要一个人来掌管户部,爱卿你懂经济规则,也深谙农事之道。”
宋应星跪地叩道:“陛下,臣宋应星叩谢天恩,臣定会为大明穷尽毕生之力。”
崇祯点点头,算是给予其肯定。
如今,宋应星虽调任户部,但暂时只授予其,一个户部主事。
要提拔其为侍郎,他需要做出亮眼的成绩,才能堵住朝堂上的悠悠众口。
不然,从八品教谕短时间内,被皇帝提拔到正三品侍郎,足足跨越了九级官职。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那些个御史文官,能把崇祯喷得找不到北。
为了方便宋应星辩证,崇祯特意安排其到上林苑,阜成门外有八处御用菜园。
这里最适合辩证,除内廷太监外,不会有任何人来这里。
宋就来星到些地时,早就有专司种植的太监,出来迎接这个户部主事了。
虽然他们不知道,皇上为何会让户部官员来此,但是皇上有圣旨,他们也只得遵旨。
硝石一直是作为火药原料,出了周奎唆使提督太监,倒卖火药原材料后(见前文)。
崇祯进一步加强了管控,其严密程度堪称变态,调李若琏心腹手下看守。
现在兵杖局的仓库,没有皇帝手书或信物,别人想进去都不行。
除了皇帝委派之人,比如戴苍、汤若望等,就算他们进去拿多少,用哪去都需详细记录。
为此崇祯特意安排人,将几石硝石送往,阜城门外的御菜园,只为方便宋应星辩证。
刚来此的宋应星,都未曾收拾自己住处,便投入了工作中。
腐熟粪肥御用菜园就有,只需要去西城校场,找曹变蛟拿猪骨就行了。
平日里,就他们吃得多,这玩意他们那里估计丢了很多。
安排跑腿的小太监去拿,你还真别说!
曹变蛟曾经真下过令,把猪骨头都给埋起来。
陛下经常送猪肉给他们加餐,但这玩意多了放那一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