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4xx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思路客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 第125章 农业大才

第125章 农业大才(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错撩看护后,残疾总裁他夜夜求名分 大小姐有点颠[八零] 流产当天离婚,祈总哭红了眼 乡野医仙 写个童话,铸成诸神黄昏 请不要害怕 穿成黛玉她哥后重启红楼 我的杂货店绑定了位面交易系统 大唐混子 傻大春,救救我!

(注:本章吏部尚书任期为架空)

想到马铃薯很快,就能种遍大明,崇祯内心的压力,又少减了一分。

现在是时候,去找农业大才——宋应星了。

召内阁和吏部尚书前来议事,如今宋应星在江西分宜县,官办县学任教谕(从八品)。

既然是有官职的,那这个人就很好找,只需要颁圣旨就行,但还得先商量好。

内阁五人在东暖阁门口,碰到了匆匆赶来的吏部尚书,也是大感意外。

如今皇帝商量事情,好像不止找他们五人了,经常还会带上别人。

在刘宇亮、薛国观、杨嗣昌想来,皇帝这是在,分化他们的权力。

尤其是薛国观,现在内心隐隐有一种,极度不安的感觉。

六人到齐后全都躬身行礼道:“皇上,圣躬金安!”

崇祯点头道:“朕安,平身吧!

王承恩赐座。”

几人相继落座后。

崇祯先展开话题道:“程阁老,如今湖广等地的粮食,亩产能达到几石?”

程国祥起身躬身后答道:“陛下,历来的说法都是,湖广熟天下足。”

“因地处南方,那边水稻能种两季,亩产常年接近三石。”

“如果遇上风调雨顺,则有概率提升至三石,部分上等良田,甚至能达到四石。”

程国祥所说的湖广熟天下足,是指今湖北、湖南两地,非字面湖南广东的意思。

崇祯眯头道:“嗯!

想来湖广等地的农户,对于粮食种植,定有其独到的见解。”

“朕要知道有个人,他有方法能让粮食产量翻上一翻,产量常年稳定在四石。”

“突破五石也不在话下,各位爱卿以为这样的大才,是否能调来中枢(shu)任职?”

有人会以为,这是在给宋应星贴金,但其实并不是。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化肥的人,当然只是小规模试验。

受制于材料的影响,并不敢大范围使用。

这一明领先西方近两百年。

程国祥听后惊呼道:“陛下,果真有如此大才?臣自愿请辞户部尚书,让与其来做。”

“臣,心甘情愿做他的副手,陛下,如此人才定然不能放过。”

程国祥任职户部尚书,太清楚粮食的重要性了。

国力强盛与粮食产量是关联的。

这就是为何兔子,会对全国耕地布红线指令,无论如何始终都要保证。

全国耕地面积,不得低于十八亿亩。

只有老百姓粮食够吃了,才会引来人口的大爆。

有了人口基数,就有了财政税收,国力才能因此强盛。

崇祯询问吏部尚书田唯嘉道:“这样的大才,调来中枢任职,田爱卿以为如何?”

田唯嘉起身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可行!

但并不用像程阁老所说,赐其户部尚书实职。”

“只需赐其户部郎中就行,最高不能高于侍郎。”

“不然!

臣担心其经不住权力的诱惑,任上会有行差踏错的可能。”

崇祯点点头道:“朕,也考虑过这个事,一个人如果捧得太高,难免会生出骄狂之心。”

“刘爱卿,想必你也听懂了!

你以为如何?”

好歹也是当朝辅,不能太忽略他的想法了。

刘宇亮躬身道:“陛下,臣也以为可行。

但臣始终无法相信,能有人让粮食产量翻倍。”

“这突破了常理,不符合我等认知,是否有书面的详细记载?”

当然没有,宋应星虽然会作化肥,但也仅是单质化肥。

之所以想将这功劳,安在宋应星身上,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剥夺金手指(清穿)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明补牙匠 天启大明 反贼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大宋第一女皇 铁马冰河肝胆照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