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又是小太监,端着一盒盒茶饼,分给众王公大臣。
今日,本应并无普通朝会的奏对,但崇祯明显不想放过,今天这大好的机会。
在一切流程完成,本应散朝后崇祯携,亲王、郡王、勋贵等太庙祭祖。
但崇祯并未起身,而是有太监唱报道:“众臣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既然皇帝这么问了,众臣可不会傻乎乎的以为,真到了该散朝的时候了。
依然是户部尚书程国祥出班道:“陛下,臣有本奏!”
崇祯点头道:“爱卿有何事,尽管奏来!”
程国祥躬身道:“至去年鞑子入关劫掠,陛下御驾亲征,勇挫鞑子锐气后。”
“尽收边关百姓民心,请陛下体恤民艰。”
崇祯起身道:“朕,月余前已下圣旨,取消两饷仅保留辽饷,可能尚有地方未曾落实。”
“今日!
朕在此颁布诏书,至今日起凡大明境内,皆废除剿饷、练饷。”
“若还有地方官吏,胆敢擅自收取,百姓皆可手捧大诰,进京告御状。”
“中途若有人胆敢,以任何形式阻拦,视为叛乱夷三族!”
众臣再次跪拜叩道:“陛下圣明!”
这件事处理完成后,因暂无战事,一直驻留在京师的洪承畴,准备出班奏事。
洪承畴躬身道:“陛下,臣有本奏!”
崇祯点头道:“准奏!”
洪承畴道:“启禀陛下,月余前的河间府之战,臣曾起用过死牢内的死囚。”
“共计十三人有两人存活,正因他们无畏的牺牲,才换走了八千鞑子旗人,请陛下圣裁!”
崇祯赞道:“各部公卿大臣看看,死囚尚且都有,为大明牺牲的精神。”
“何故,各部王公大臣,未见有如此积极表现,各位尚需审视自身,勉励同行!”
各部大臣躬身道:“臣等受教,臣遵旨,必不负陛下所望。”
崇祯高声道:“赦免十三人死罪,家人不再充入贱籍,将阵亡之人,镌刻于烈士碑文上。”
“允许他们参加科举、种地、经商等,各级官吏需向几人之家人,稍作帮扶!”
“另,借此大胜之机,大赦天下,但各级官吏,需严格按照《大明律》。”
“将十恶不赦,与常赦不原之人,区分开来!”
从臣又是山呼道:“陛下圣明!”
辅刘宇亮出班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崇祯回道:“准奏!”
刘宇亮躬身道:“陛下,近年来连年天灾,朝廷时局甚艰。”
“臣奏请,削减宗室、勋贵,及官员俸禄,臣自请降俸至五百石(原六百石每年)。”
崇祯并未接话,他在等!
他想看看下面的宗室、勋贵、和各部大臣做何反应。
虽然提前就已经商良好了,但崇祯不能急切就应下。
这样显得预谋心太重,容易将矛头,吸引到自己头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