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的使用,众人还在摸索对于轻重伤员,需要使用的次数。
和作为武器使用的方式,将浓度最高的精酒,装入瓷瓶混入适量的清水。
瓶口塞上麻布,点着投掷出去,作为守城武器,是很好的东西。
崇祯宣吴有性,过来东暖阁议事,有些问题需要其解答。
少顷,吴有性在太监带领下,来到东?阁。
在明朝,任何男性进到东?阁,都要有太监陪同,因为这里严格意义上属于后宫。
吴有性躬身道:“陛下,臣躬祝圣安!”
崇祯道:“朕安,宣爱卿前来,是想问你是否看过一部医书,乃陈实功编撰的《外科正宗》?”
陈实功(1555-1636年),字毓(yu)仁,江苏南通人,着名外科手术先驱,改良了麻沸散。
吴有性躬身道:“陛下,臣不仅看过,还与陈老前辈,有过医术上的交流,臣对其甚是钦佩!”
崇祯挑眉道:“那爱卿认为,他的医理,是否值得推广?”
吴有性拱手道:“臣以为可以在医学院推广,但需要自成一派。”
“与传统中医形成,内外分治的两派,不然所学太杂,不容易精通。”
“陈老前辈的《外科正宗》,很多医理都很新颖,臣曾与陈老前辈一起,参与过外伤的缝合。”
“但银针在沾上伤口鲜血时,操作难度极大较为考验,施术者的经验。”
“臣一直未曾找到,改进的方法,感觉甚为可惜。”
崇祯点头道:“可以将外科,单独设置一科,外科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至于爱卿说的银针,朕,之后会命银作监改良后,让人送去你们学院的。”
“对了,医学院地址选好了吗?没有人阻挠你吧?”
吴有性点头道:“陛下,臣将地址选在了,国子监不远处,因为考虑到是学院。”
“有儒家学派的人,过来询问过,但臣说学院里,也教授儒学,他们方才作罢。”
崇祯皱眉询问道:“嗯!
你缺什么随时来找朕,任何人胆敢使坏,朕绝不轻饶了他。”
吴有性走后,崇祯想到外科手术,就想到外科里,常用的工具——显微镜。
现在有玻璃了,但不知是否能制作出来。
想到这里,崇祯让人宣来了汤若望。
汤若望进来后躬身见礼,崇祯示意其坐下后,待汤若望落座后。
崇祯询问道:“汤爱卿,朕知你在光学方面,有较深造诣,不知道你是否听过微观镜?”
汤若望躬身道:“陛下,臣未曾听过,只知道伽利略,有过这方面的研究。”
“但至于有何结果,臣便不知道了,那时候臣已经来大明了。”
“但是,臣知道制作千里镜,陛下所说的,微观镜是何物?”
崇祯了然道:“跟千里镜的理论是一样的,只不过镜片更多而已。”
“汤爱卿,你要有时间,可以尝试制作一下,朕稍后画个图纸给你。”
“你可依图纸照着去做,也可以尝试改变,朕也不太懂其中原理,只了解一个大概。”
汤若望躬身道:“陛下,臣遵旨!
不知是否需要,放下手中的火炮研究?”
崇祯摇头道:“不需要,能制作出来最好,但也不必急于一时,火炮研究是否有了进展?”
汤若望拱手道:“陛下,臣将以前的泥范铸炮,改成了铁模铸炮。”
“退火时温度更加稳定,火炮相较于以前,没那么容易炸膛了。”
崇祯鼓励道:“很好,你们还需要将火枪改进,看能否更改点火方式,比如燧石点火?”
很多东西,崇祯也仅知道个大概,专业的事还需要,交给
